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案例简介与案例焦点分析 | 第9-12页 |
1.1 案例简介 | 第9-10页 |
1.2 案例焦点分析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案例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第12-31页 |
2.1 违约金调整的概述 | 第12-15页 |
2.1.1 违约金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2.1.2 违约金调整的法理基础 | 第13-15页 |
2.2 本案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的性质 | 第15-17页 |
2.2.1 违约金性质简介 | 第15-17页 |
2.2.2 本案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性质 | 第17页 |
2.3 案例涉及的实体问题分析 | 第17-26页 |
2.3.1 本案中违约金调整的适用条件 | 第17-19页 |
2.3.2 本案中违约金调整的标准和参考因素 | 第19-26页 |
2.4 案例涉及的程序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2.4.1 本案违约金数额调整中的法官释明权 | 第26-28页 |
2.4.2 本案违约金数额调整的举证责任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由案例引发的对我国违约金数额调整现状的思考 | 第31-35页 |
3.1 违约金的性质的区分 | 第31页 |
3.2 违约所造损失范围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 违约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与认定 | 第32-33页 |
3.4 违约金调整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33页 |
3.5 违约金调整提出的时间与行使期限 | 第33页 |
3.6 违约金调整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整体把握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