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马铃薯收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马铃薯收获机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马铃薯收获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3页 |
2.1 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 | 第18-20页 |
2.1.1 马铃薯的基本物理特性 | 第18页 |
2.1.2 马铃薯主产区的栽培技术 | 第18-20页 |
2.2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0-22页 |
2.3 工作过程与原理 | 第22页 |
2.4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2-23页 |
3 新型马铃薯收获机关键部件的设计选型 | 第23-41页 |
3.1 机架的设计 | 第23-24页 |
3.2 挖掘机构的设计 | 第24-30页 |
3.2.1 挖掘机构的设计要求 | 第24页 |
3.2.2 挖掘机构的参数设计 | 第24-30页 |
3.2.2.1 挖掘铲的样式 | 第24-25页 |
3.2.2.2 挖掘机构的作业指标 | 第25-26页 |
3.2.2.3 挖掘机构的参数确定 | 第26-30页 |
3.3 抖动分离输送系统的设计 | 第30-36页 |
3.3.1 分离输送装置的设计 | 第30-34页 |
3.3.1.1 分离输送装置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 第30页 |
3.3.1.2 分离输送装置机构形式的确定 | 第30-31页 |
3.3.1.3 链杆式分离输送器的参数设计 | 第31-34页 |
3.3.2 偏心凸轮抖动装置的设计 | 第34-36页 |
3.4 横向运输器的设计 | 第36-38页 |
3.4.1 横向运输器的结构确定 | 第36-37页 |
3.4.2 横向运输器的设计要求与相应措施 | 第37页 |
3.4.3 横向运输器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4.3.1 横向运输器的尺寸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4.3.2 横向运输器线速度的确定 | 第38页 |
3.5 定量堆放装置 | 第38-41页 |
3.5.1 定量堆放装置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 第38-39页 |
3.5.2 马铃薯收集箱参数的设计 | 第39页 |
3.5.3 定量堆放调节装置压缩弹簧参数确定 | 第39-41页 |
4 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 | 第41-48页 |
4.1 变速器的设计 | 第42-44页 |
4.1.1 变速器的结构设计 | 第42页 |
4.1.2 变速器的齿轮传动计算 | 第42-44页 |
4.2 链传动选型及参数计算 | 第44-48页 |
4.2.1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 | 第44-45页 |
4.2.2 主要链传动参数计算 | 第45-48页 |
5 关键零部件静力学仿真分析 | 第48-54页 |
5.1 静力学分析软件简介 | 第48页 |
5.2 马铃薯收集箱静力学仿真分析步骤及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5.3 挖掘机构静力学仿真分析步骤及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6 样机试制与性能试验 | 第54-60页 |
6.1 样机试制 | 第54页 |
6.2 田间性能试验 | 第54-60页 |
6.2.1 试验目的 | 第55页 |
6.2.2 试验条件 | 第55页 |
6.2.3 试验指标 | 第55-56页 |
6.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6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创新点 | 第60页 |
7.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