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火星精确着陆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火星着陆任务综述第15-17页
    1.3 火星精确着陆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大气进入段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动力下降段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 火星着陆算法验证方法发展现状第22-23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火星着陆大气进入点设计方法第25-4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火星大气进入段动力学方程第25-28页
    2.3 基于鲁棒优化的大气进入点选择方法第28-31页
        2.3.1 大气进入点着陆器状态设计的约束条件第28-30页
        2.3.2 鲁棒指标的构建第30-31页
    2.4 火星着陆系统落点不确定度分析方法问题描述第31-32页
    2.5 基于灵敏度函数的不确定度线性分析方法第32-34页
        2.5.1 灵敏度函数的构建第32-33页
        2.5.2 数学仿真与分析第33-34页
    2.6 基于改进谱分解方法的不确定度非线性分析方法第34-44页
        2.6.1 谱分解分析方法第34-37页
        2.6.2 谱分解分析方法的改进第37-42页
        2.6.3 数学仿真与分析第42-44页
    2.7 大气进入点着陆器状态鲁棒设计与分析第44-46页
    2.8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火星着陆大气进入段纵向平面制导算法第47-68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基于参考阻力加速度剖面的轨迹生成方法第48-58页
        3.2.1 以能量为自变量的大气进入段动力学方程第48-49页
        3.2.2 基于参数化倾斜角的轨迹规划方法第49-51页
        3.2.3 基于参考阻力加速度-能量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第51-53页
        3.2.4 基于参考阻力加速度-能量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的改进第53-58页
    3.3 基于参考阻力加速度-能量曲线的轨迹跟踪方法第58-65页
        3.3.1 问题陈述第58-59页
        3.3.2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参数估计方法第59-61页
        3.3.3 基于反步自适应控制的参考阻力曲线跟踪方法第61-63页
        3.3.4 仿真与分析第63-65页
    3.4 蒙特卡罗仿真分析第65-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火星着陆大气进入段三维空间制导算法第68-89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基于自适应Radau伪谱法的全状态轨迹生成方法第68-80页
        4.2.1 问题描述第68-70页
        4.2.2 最优控制问题求解第70-74页
        4.2.3 解析雅克比矩阵第74-76页
        4.2.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6-80页
    4.3 基于全状态参考曲线的轨迹跟踪算法第80-87页
        4.3.1 问题描述第80-81页
        4.3.2 基于泰勒展开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第81-84页
        4.3.3 数学仿真与分析第84-87页
    4.4 蒙特卡罗仿真分析第87-88页
    4.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火星精确着陆动力下降段制导算法第89-112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动力下降段动力学模型第90-92页
    5.3 火星着陆动力下降段制导的最优控制模型第92-94页
        5.3.1 燃料最省的最优控制模型第92-93页
        5.3.2 最靠近目标点的最优控制模型第93-94页
    5.4 最优控制问题的解第94-104页
        5.4.1 最优控制问题控制形式的讨论第94-96页
        5.4.2 末端约束的转化第96-97页
        5.4.3 状态方程和协态方程的解析解第97-103页
        5.4.4 最优控制问题初值的选取方式第103页
        5.4.5 动力下降段制导算法流程第103-104页
    5.5 仿真分析第104-111页
    5.6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个人简历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演化算法的杆系结构拓扑与布局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周期空腹板结构的带隙及减振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