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1.2 动液面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2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动液面检测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3-21页 | 
| 2.1 井场采油工艺 | 第13-14页 | 
| 2.2 动液面检测方法及原理 | 第14-17页 | 
| 2.2.1 动液面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 2.2.2 回声法检测动液面原理 | 第15-17页 | 
| 2.3 物联网技术 | 第17-20页 | 
| 2.3.1 物联网的概念 | 第17页 | 
| 2.3.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 第17-18页 | 
| 2.3.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第18-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动液面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21-25页 | 
| 3.1 长庆油田动液面检测现状与分析 | 第21-22页 | 
| 3.1.1 长庆油田油井生产物联网架构 | 第21-22页 | 
| 3.1.2 长庆油田动液面检测现状概述 | 第22页 | 
| 3.2 动液面检测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 3.2.1 动液面检测系统功能需求 | 第22-23页 | 
| 3.2.2 动液面检测系统指标要求 | 第23页 | 
| 3.3 动液面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 3.3.1 动液面检测系统的物联网架构 | 第23-24页 | 
| 3.3.2 系统物联网架构层次功能概述 | 第2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动液面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4页 | 
| 4.1 动液面检测系统硬件组成 | 第25页 | 
| 4.2 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硬件设计 | 第25-42页 | 
| 4.2.1 井口检测装置硬件组成 | 第26页 | 
| 4.2.2 主控制器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 4.2.3 供电电路设计 | 第29-34页 | 
| 4.2.4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 4.2.5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 4.2.6 通信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 4.2.7 人机交互接口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 4.3 动液面检测中心硬件设计 | 第42-43页 | 
| 4.3.1 动液面检测中心硬件组成 | 第42页 | 
| 4.3.2 动液面检测中心硬件设备选型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动液面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 第44-61页 | 
| 5.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 5.1.1 KeilMDK集成开发环境 | 第44页 | 
| 5.1.2 VisualStudio2010集成开发环境 | 第44页 | 
| 5.1.3 Visual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 5.2 动液面检测系统软件功能 | 第45-46页 | 
| 5.2.1 动液面检测系统软件功能组成 | 第45页 | 
| 5.2.2 动液面检测系统软件功能概述 | 第45-46页 | 
| 5.3 动液面检测系统软件构成 | 第46页 | 
| 5.4 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程序设计 | 第46-57页 | 
| 5.4.1 主程序流程 | 第46-47页 | 
| 5.4.2 次声源产生子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 5.4.3 ADC采集子程序设计 | 第49-52页 | 
| 5.4.4 按键处理与显示子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 5.4.5 GPRS数据传输子程序设计 | 第53-57页 | 
| 5.5 动液面检测软件 | 第57-60页 | 
| 5.5.1 动液面分析计算软件 | 第57-59页 | 
| 5.5.2 数据库管理软件 | 第59-60页 | 
| 5.5.3 动液面在线显示软件 | 第6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动液面检测系统应用与分析 | 第61-76页 | 
| 6.1 动液面检测系统调试 | 第61-65页 | 
| 6.1.1 硬件调试 | 第61-62页 | 
| 6.1.2 软件调试 | 第62-64页 | 
| 6.1.3 模拟井测试 | 第64-65页 | 
| 6.2 动液面检测系统现场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 6.2.1 现场安装与运行 | 第65-66页 | 
| 6.2.2 系统运行效果展示 | 第66-71页 | 
| 6.2.3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 6.3 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 第72-75页 | 
| 6.3.1 检测装置自身因素分析与对策 | 第73页 | 
| 6.3.2 油井井况因素分析与对策 | 第73-75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7.1 总结 | 第76页 | 
| 7.2 展望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