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烷烃异构化工艺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烷烃异构化工艺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烷烃异构化工艺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负载型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 | 第16-20页 |
1.4.1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 | 第16-18页 |
1.4.2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 | 第18-19页 |
1.4.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5 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 | 第20-21页 |
1.5.1 正碳离子机理 | 第20页 |
1.5.2 单分子机理 | 第20-21页 |
1.5.3 双分子机理 | 第21页 |
1.6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21-23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0页 |
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 第23-24页 |
2.2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6页 |
2.2.1 MCM-41/Beta复合分子筛的合成 | 第24-25页 |
2.2.2 负载型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 复合分子筛及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7页 |
2.3.1 N_2物理吸附-脱附 | 第26页 |
2.3.2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6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6-27页 |
2.3.5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7页 |
2.3.6 吡啶吸附-傅里叶红外光谱(Py-IR) | 第27页 |
2.3.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7页 |
2.4 催化剂反应性能综合评价 | 第27-28页 |
2.5 反应产品的检测与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复合分子筛及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38页 |
3.1 N2物理吸附-脱附(BET)分析 | 第30-31页 |
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1页 |
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1-32页 |
3.4 透射电镜(TEM) | 第32-33页 |
3.5 化学吸附(NH_3-TPD)分析 | 第33页 |
3.6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分析 | 第33-35页 |
3.7 热稳定性 | 第35页 |
3.8 水热稳定性 | 第35-36页 |
3.9 H_2-TPR分析 | 第36-37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研究 | 第38-44页 |
4.1 负载Ni、Mo双金属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第38-40页 |
4.1.1 负载Ni、Mo双金属催化剂的酸性分析 | 第38页 |
4.1.2 负载Ni、Mo双金属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异构化性能研究 | 第38-40页 |
4.2 Y改性Ni基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4.2.1 Y改性Ni基催化剂的酸性分析 | 第40页 |
4.2.2 Y改性Ni基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异构化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4.3 负载Ni_xP_y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4.3.1 负载Ni_xP_y催化剂的酸性分析 | 第41-42页 |
4.3.2 负载Ni_xP_y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异构化性能研究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2%Y-Ni-M41β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研究 | 第44-51页 |
5.1 反应条件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性能影响 | 第44-47页 |
5.1.1 还原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5.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5页 |
5.1.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5.1.4 体积空速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 临氢/非临氢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 不同负载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研究 | 第48页 |
5.4 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机理探索 | 第48-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