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及法律 | 第15-21页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中小企业 | 第15-16页 |
2.1.2 专利及专利权 | 第16页 |
2.1.3 专利权质押融资 | 第16-17页 |
2.2 专利权质押融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知识经济理论 | 第17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合作博弈理论 | 第18-19页 |
2.3 法律法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内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实践 | 第21-43页 |
3.1 国内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2 国内中小企业专利权融资现有模式分析 | 第22-26页 |
3.2.1 直接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 | 第22页 |
3.2.2 专利权捆绑质押融资模式 | 第22-23页 |
3.2.3 担保质押融资模式 | 第23-26页 |
3.3 国内中小企业专利权融资模式分类 | 第26-27页 |
3.4 国内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分析 | 第27-31页 |
3.4.1 财政补贴政策模式 | 第27-29页 |
3.4.2 风险补偿政策模式 | 第29-31页 |
3.5 融资模式与政府政策支持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3.5.1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 第31页 |
3.5.2 提高商业银行贷款意愿 | 第31-32页 |
3.6 其他省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实践分析 | 第32-39页 |
3.6.1 其他省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实践总体分析 | 第32-35页 |
3.6.2 国内典型地区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分析 | 第35-39页 |
3.6.2.1 北京 | 第35-36页 |
3.6.2.2 浙江 | 第36-37页 |
3.6.2.3 广东 | 第37-38页 |
3.6.2.4 陕西 | 第38页 |
3.6.2.5 江苏 | 第38-39页 |
3.7 国内专利权质押融资实践的启示 | 第39-43页 |
3.7.1 工作基础因素 | 第39-40页 |
3.7.2 支持政策因素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天津市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实证研究 | 第43-51页 |
4.1 天津市专利工作及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概述 | 第43-45页 |
4.1.1 天津市专利工作基本情况 | 第43页 |
4.1.2 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状况 | 第43-45页 |
4.2 天津市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第45页 |
4.3 天津市及各区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现状 | 第45-47页 |
4.3.1 天津市市级主要政策 | 第45-46页 |
4.3.2 天津各区主要政策 | 第46-47页 |
4.4 天津市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效用 | 第47-48页 |
4.5 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48-51页 |
4.5.1 政策供给不均衡 | 第48页 |
4.5.2 政策效用降低 | 第48-49页 |
4.5.3 模式创新不足 | 第49页 |
4.5.4 处置渠道不畅 | 第49页 |
4.5.5 企业意识不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改进天津市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对策 | 第51-53页 |
5.1 改进天津市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总体策略 | 第51页 |
5.2 实现改进天津市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总体策略的对策 | 第51-53页 |
5.2.1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对策 | 第51-52页 |
5.2.2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对策 | 第52页 |
5.2.3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对策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