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工程论文

基于FNN模型的煤矿本质安全性评价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1 绪论第8-18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本质安全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外本质安全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本质安全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1-1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5-16页
     ·主要研究目的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案第16-18页
2 煤矿本质安全化影响因素分析第18-30页
   ·人的本质安全化分析第18-21页
     ·人的行为分析第18-19页
     ·人的失误及失误原因分析第19-21页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分析第21-23页
     ·煤矿机器设备的特点第21页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分析第21-22页
     ·机器设备发生事故原因分析第22-23页
   ·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分析第23-25页
     ·煤矿井下的环境特性第23页
     ·作业环境区域的划分第23-24页
     ·矿井作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第24-25页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分析第25-28页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特征第26-27页
     ·安全管理构成因素分析第27-28页
     ·煤矿管理隐患分析第28页
   ·煤矿事故轨迹交叉论致因分析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煤矿本质安全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0-43页
   ·煤矿本质安全综合评价第30-32页
     ·安全评价种类分析第30-31页
     ·煤矿本质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1-32页
     ·煤矿本质安全综合评价程序第32页
   ·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与遵循的原则第32-34页
     ·指标建立依据第32-33页
     ·遵循的原则第33-34页
   ·综合评价指标(人、机、环、管)体系的建立第34-41页
     ·人的本质安全化指标第35-36页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指标第36-37页
     ·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指标第37-40页
     ·管理本质安全化指标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4 评价指标权重的 AHP 确定及 FNN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3-54页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43-47页
     ·层次分析法第43-44页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第44页
     ·标度的选取第44-45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45页
     ·权值确定方法第45-47页
   ·FNN 模型的分析及建立第47-52页
     ·模糊综合评判第47-48页
     ·BP 神经网络第48-51页
     ·FNN 模型的建立第51-52页
   ·煤矿本质安全等级的划分第52-53页
     ·划分原则第52-53页
     ·划分等级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应用实例第54-64页
   ·黄陵一号煤矿基本概况第54-56页
     ·地理环境概况第54页
     ·生产能力第54-55页
     ·生产概况第55-56页
   ·煤矿本质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权值的计算第56-59页
     ·第一层次评价指标权值计算第56-57页
     ·第二层次评价指标权值的计算第57-59页
   ·FNN 综合评价第59-63页
     ·单因素隶属度确定原则第59-60页
     ·FNN 评价的应用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
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FS混合法的综采面安全生产评价研究
下一篇: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