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土地整治+”时代大都市郊区的土地整治问题研究--以上海市H镇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述评第12-20页
        1.3.1 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梳理第12-15页
        1.3.2 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梳理第15-17页
        1.3.3 土地整治中的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梳理第17-18页
        1.3.4 研究述评第18-20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页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特别说明第20-22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29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及两者的概念辨析第22-23页
        2.1.2 农村土地整治第23页
        2.1.3 土地利用第23页
        2.1.4 减量化第23-24页
        2.1.5 郊野公园第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24-25页
        2.2.2 土地生态经济理论第25-26页
        2.2.3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第26-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我国土地整治的逻辑、发展历程与整治模式第29-37页
    3.1 土地整治的逻辑思维第29-30页
        3.1.1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是土地整治的逻辑起点第29页
        3.1.2 景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整治的逻辑主线第29-30页
        3.1.3 农村转型与区域统筹发展是土地整治的逻辑导向第30页
    3.2 我国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第30-33页
        3.2.1 起步阶段第30-31页
        3.2.2 成熟壮大阶段第31-32页
        3.2.3 强化推进阶段第32-33页
    3.3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第33-35页
        3.3.1 农田整治模式第33-34页
        3.3.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H镇土地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第37-50页
    4.1 H镇土地利用背景第37-39页
        4.1.1 H镇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第37-38页
        4.1.2 H镇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第38-39页
    4.2 H镇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分析第39-46页
        4.2.1 H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39-43页
        4.2.2 H镇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第43-46页
    4.3 H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4.3.1 工业用地占地面积与产出严重不符第47-48页
        4.3.2 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第48页
        4.3.3 噪音问题严重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H镇环境综合整治实例研究第50-66页
    5.1 H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渊源第50-51页
    5.2 “五违四必”原则指导下的H镇环境综合整治第51-55页
        5.2.1 H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历程第51-52页
        5.2.2 H镇环境综合整治具体开展情况——以2016年为例第52-55页
    5.3 H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整治情况第55-57页
        5.3.1 H镇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本情况第55页
        5.3.2 H镇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推进过程及其保障第55-57页
    5.4 H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第57-64页
        5.4.1 H镇水系整治成果分析第57-58页
        5.4.2 H镇土地整治成果分析第58-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土地整治+”时代H镇土地再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第66-77页
    6.1 注重经济效应和科教效应的土地再利用措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第66-68页
        6.1.1 地块前期土地整治与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第66页
        6.1.2 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第66-68页
    6.2 注重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的土地再利用措施——规划与建设H镇郊野公园第68-70页
        6.2.1 H镇郊野公园的构想第68页
        6.2.2 H镇郊野公园的规划现状第68-70页
    6.3 土地整治是上海十三五试点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第70-74页
        6.3.1 十三五试点郊野公园的基本概况第72页
        6.3.2 土地整治助力郊野公园建设的两大典型案例与启示第72-74页
    6.4 土地整治与土地再利用的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推动力第74-76页
    6.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7章 结论第77-79页
    7.1 研究主要结论第77-78页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6页
卷内备考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滩头木版年画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无声告白》身份困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