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41页 |
1.1 微波等离子体 | 第13-19页 |
1.1.1 微波等离子体的定义 | 第13-14页 |
1.1.2 微波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1.1.3 微波等离子体的特点 | 第17-19页 |
1.2 千瓦级MWP | 第19-21页 |
1.3 低功率MPT | 第21-29页 |
1.3.1 低功率MP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1-26页 |
1.3.2 低功率MPT的特点 | 第26-28页 |
1.3.3 低功率MPT的应用 | 第28-29页 |
1.4 商品化的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器 | 第29-30页 |
1.5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2 千瓦级MPT光源的研制 | 第41-105页 |
2.1 引言 | 第41-43页 |
2.2 千瓦级MPT光源研制基础 | 第43-55页 |
2.2.1 微波传输线 | 第43-47页 |
2.2.2 传统MPT炬管的结构 | 第47-50页 |
2.2.3 对MPT炬管的双同轴腔结构的认识 | 第50-52页 |
2.2.4 MPT光源对微波源的基本要求 | 第52-53页 |
2.2.5 千瓦级MPT装置结构 | 第53-55页 |
2.2.6 千瓦级MPT炬管的研究重点 | 第55页 |
2.3 炬管耦合位置的研究 | 第55-65页 |
2.3.1 耦合杆引起的电磁场畸变 | 第57-60页 |
2.3.2 上端耦合与下端耦合的反射功率表现 | 第60-65页 |
2.4 千瓦级MPT炬管的热仿真 | 第65-73页 |
2.4.1 仿真问题分析 | 第66-67页 |
2.4.2 仿真模型 | 第67-70页 |
2.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2.5 千瓦级MPT炬管的散热措施 | 第73-81页 |
2.5.1 仪器与试剂 | 第74-76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2.5.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2.6 千瓦级MPT等离子体的性能初探 | 第81-99页 |
2.6.1 仪器与试剂 | 第81-83页 |
2.6.2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2.6.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3 MPT自动点火技术的研究 | 第105-143页 |
3.1 引言 | 第105-108页 |
3.1.1 MPT的点火方式 | 第105-106页 |
3.1.2 其它等离子体光源的点火方式 | 第106-108页 |
3.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08页 |
3.2 MPT自动点火原理 | 第108-113页 |
3.2.1 MPT等离子体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 第108-110页 |
3.2.2 微波源输出频率与炬管谐振频率的匹配 | 第110-111页 |
3.2.3 炬管端口处的电场 | 第111-113页 |
3.3 炬管电场分布与谐振特性仿真 | 第113-123页 |
3.3.1 问题分析 | 第113-114页 |
3.3.2 仿真模型 | 第114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3页 |
3.4 炬管谐振特性测试 | 第123-126页 |
3.4.1 仪器装置 | 第123页 |
3.4.2 实验方法 | 第123-124页 |
3.4.3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26页 |
3.5 炬管的装配与调整策略 | 第126-130页 |
3.6 自动点火测试 | 第130-135页 |
3.6.1 仪器装置 | 第130-131页 |
3.6.2 实验方法 | 第131页 |
3.6.3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35页 |
3.7 自动点火与非自动点火炬管的性能差异 | 第135-140页 |
3.7.1 仪器与试剂 | 第135-137页 |
3.7.2 实验方法 | 第137页 |
3.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7-14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4 MPT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143-165页 |
4.1 引言 | 第143-146页 |
4.1.1 油液中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 第143-145页 |
4.1.2 油液进样方法 | 第145页 |
4.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45-146页 |
4.2 油液在线混合进样装置 | 第146-153页 |
4.2.1 装置与试剂 | 第146-148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148-149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149-153页 |
4.3 基于千瓦级MPT的油液直接稀释进样分析测试 | 第153-162页 |
4.3.1 装置与试剂 | 第153-154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154-155页 |
4.3.3 结果与讨论 | 第155-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5页 |
5 HeMPT的应用研究 | 第165-185页 |
5.1 引言 | 第165-168页 |
5.2 HeMPT溶液直接进样分析 | 第168-175页 |
5.2.1 装置与试剂 | 第168-170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170-171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171-175页 |
5.3 反应生成气体进样法测试溶液中的Cl的研究 | 第175-181页 |
5.3.1 装置与试剂 | 第175-177页 |
5.3.2 实验方法 | 第177-178页 |
5.3.3 结果与讨论 | 第178-1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5页 |
6 顺序扫描型千瓦级MPT光谱仪样机的研制 | 第185-211页 |
6.1 引言 | 第185-187页 |
6.2 整机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187-189页 |
6.3 光源部分 | 第189-199页 |
6.3.1 三维调节系统 | 第189-191页 |
6.3.2 微波屏蔽设计 | 第191-193页 |
6.3.3 千瓦级炬管的工程化准备工作 | 第193-199页 |
6.4 样机其它系统介绍 | 第199-202页 |
6.4.1 气路和进样系统 | 第199-200页 |
6.4.2 分光检测系统 | 第200-201页 |
6.4.3 控制系统 | 第201页 |
6.4.4 光谱仪软件 | 第201-202页 |
6.5 整机性能测试 | 第202-208页 |
6.5.1 仪器与试剂 | 第202-203页 |
6.5.2 实验方法 | 第203-204页 |
6.5.3 结果与讨论 | 第204-20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1页 |
作者筒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1-213页 |
致谢 | 第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