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 第10-13页 |
1.1.1 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的污染现状 | 第10-12页 |
1.1.2 钙质土壤的特性和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第13-16页 |
1.2.1 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 | 第13-14页 |
1.2.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 第14-15页 |
1.2.3 杨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 第15-16页 |
1.3 植物管理 | 第16-22页 |
1.3.1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建立后的风险 | 第18-19页 |
1.3.2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建立后的机遇 | 第19-20页 |
1.3.3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 | 第20-22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1.7 创新点 | 第24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页 |
2.2 样地描述 | 第25-26页 |
2.3 采样过程 | 第26-27页 |
2.4 土壤酶活性 | 第27-28页 |
2.5 样品处理及分析 | 第28页 |
2.6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8页 |
2.6.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8页 |
2.6.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8页 |
2.7 质量控制 | 第28-29页 |
2.8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0-38页 |
3.1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土壤pH、EC、CaCO_3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土壤碳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讨论 | 第35-37页 |
3.6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杨树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 | 第38-48页 |
4.1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第38-41页 |
4.1.1 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 | 第38页 |
4.1.2 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 | 第38-39页 |
4.1.3 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 | 第39-40页 |
4.1.4 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 | 第40-41页 |
4.2 杨树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4.3 杨树叶凋落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第42-44页 |
4.4 杨树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 第44页 |
4.5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中重金属的活化机制 | 第44-45页 |
4.6 讨论 | 第45-47页 |
4.7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48-55页 |
5.1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下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第48页 |
5.2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下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 第48-51页 |
5.2.1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下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 第48-49页 |
5.2.2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 | 第49-50页 |
5.2.3 杨树植物管理体系的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第50-51页 |
5.3 酶活性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51页 |
5.4 讨论 | 第51-54页 |
5.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