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成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9页
        1.1.1 选题缘起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4-15页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演变与理论发展第15-23页
    2.1 “人民内部矛盾”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5-16页
    2.2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发展脉络第16-21页
        2.2.1 毛泽东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构建第16-17页
        2.2.2 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17页
        2.2.3 江泽民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完善第17-18页
        2.2.4 胡锦涛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第18-19页
        2.2.5 习近平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高度重视第19-21页
    2.3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第21-23页
第三章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第23-32页
    3.1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第23-29页
        3.1.1 贫富矛盾第23-24页
        3.1.2 干群矛盾第24-25页
        3.1.3 劳资矛盾第25-26页
        3.1.4 医患矛盾第26页
        3.1.5 征地拆迁矛盾第26-27页
        3.1.6 思想文化矛盾第27-28页
        3.1.7 民族和宗教矛盾第28-29页
    3.2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第29-32页
        3.2.1 人民内部利益性矛盾凸显第29页
        3.2.2 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复杂性第29-30页
        3.2.3 人民内部矛盾存在对抗现象第30-31页
        3.2.4 人民内部矛盾具有群体性第31-32页
第四章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形成原因第32-39页
    4.1 经济原因第32-33页
        4.1.1 社会生产难以满足人民需求第32页
        4.1.2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产生负面影响第32-33页
    4.2 政治原因第33-35页
        4.2.1 民主参政机制不完善第33-34页
        4.2.2 法制不健全第34页
        4.2.3 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第34-35页
        4.2.4 领导干部贪污腐败问题突出第35页
    4.3 社会原因第35-37页
        4.3.1 社会阶层结构复杂第35-36页
        4.3.2 人口结构老龄化第36页
        4.3.3 城乡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合理第36页
        4.3.4 失业和无业人员增多第36-37页
    4.4 思想文化原因第37页
        4.4.1 价值观多元化与思想认识混乱第37页
        4.4.2 民族、地区之间存在思想意识差异第37页
    4.5 国际环境因素第37-39页
第五章 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第39-50页
    5.1 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第39-40页
        5.1.1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第39页
        5.1.2 坚持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直接理论指导第39-40页
    5.2 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则第40-42页
        5.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0-41页
        5.2.2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原则第41-42页
        5.2.3 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
    5.3 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措施第42-50页
        5.3.1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第42-43页
        5.3.2 完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第43-44页
        5.3.3 着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第44-46页
        5.3.4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第46-48页
        5.3.5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高中女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与个案干预实验研究
下一篇: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坠子戏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