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短期围封对河西走廊盐化草甸植物及土壤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干旱区概况第9-13页
        1.1.1 干旱区及其分布第9-11页
        1.1.2 绿洲盐化草甸第11-12页
        1.1.3 人类活动与荒漠化第12-13页
    1.2 干旱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第13-16页
        1.2.1 干旱区生态系统保护第13-14页
        1.2.2 干旱区生态系统恢复第14-16页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7-22页
    2.1 研究位点第17-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2页
        2.2.1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8页
        2.2.2 植物群落调查第18页
        2.2.3 土壤和植物样品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第18-19页
        2.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9页
        2.2.5 植物叶片特征的测定第19-20页
        2.2.6 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叶片密度和棘刺密度测定第20页
        2.2.7 数据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22-37页
    3.1 围封对干旱区盐化草甸土壤的影响第22-24页
        3.1.1 土壤理化性质第22-23页
        3.1.2 土壤养分及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第23-24页
    3.2 围封对干旱区盐化草甸植物的影响第24-36页
        3.2.1 植物叶片功能特征第24-25页
        3.2.2 植物叶片养分特征第25-28页
        3.2.3 植物茎、叶、刺的离子含量第28-32页
        3.2.4 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及叶片和棘刺密度第32-34页
        3.2.5 植物群落变化第34-36页
    3.3 围封处理下优势植物与土壤相关关系第36-37页
        3.3.1 骆驼刺及黑果枸杞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第36-37页
第四章 讨论第37-41页
    4.1 围封对于植物个体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4.2 围封对群落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第38-39页
    4.3 围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第39-40页
    4.4 围封对土壤和植物间相关关系的影响第40-41页
第五章 结论第41-42页
    5.1 主要结论第41页
    5.2 研究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基金资助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微丝交联蛋白V-CROLINs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谱微分法的荒漠稀疏植被提取及变化分析--以疏勒河流域走廊平原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