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 | 第20-28页 |
2.1 协同治理 | 第20-22页 |
2.1.1 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 第20-21页 |
2.1.2 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 第21-22页 |
2.2 农村基层治理 | 第22-24页 |
2.2.1 农村基层治理的概念及范围 | 第22页 |
2.2.2 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2.3 农村基层政府 | 第24-28页 |
2.3.1 农村基层政府的含义 | 第24-25页 |
2.3.2 农村基层政府的性质与地位 | 第25页 |
2.3.3 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协同治理中的主体角色分析 | 第28-38页 |
3.1 协同治理下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探析 | 第28-30页 |
3.1.1 农村基层政府的治理角色 | 第28-29页 |
3.1.2 村民自治组织的治理角色 | 第29页 |
3.1.3 农村社会组织的治理角色 | 第29-30页 |
3.1.4 村民在治理中的角色 | 第30页 |
3.2 协同治理下农村基层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 第30-38页 |
3.2.1 农村基层政府的府际关系 | 第31-33页 |
3.2.2 农村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 第33-34页 |
3.2.3 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34-35页 |
3.2.4 农村基层政府与村民的关系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农村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角色错位 | 第38-48页 |
4.1 协同治理中农村基层政府角色错位表现 | 第38-42页 |
4.1.1 农村基层政府协同能力不足 | 第38-40页 |
4.1.2 农村基层政府权责定位不清 | 第40页 |
4.1.3 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 | 第40-42页 |
4.2 协同治理中农村基层政府角色错位原因 | 第42-44页 |
4.2.1 治理观念落后 | 第42-43页 |
4.2.2 对村级组织过度干预和控制 | 第43页 |
4.2.3 与农村社会组织合作不足 | 第43-44页 |
4.3 农村基层政府角色错位带来的协同困境 | 第44-48页 |
4.3.1 多元治理主体的冲突整合难题 | 第44-45页 |
4.3.2 协同治理的权责分担问题 | 第45-46页 |
4.3.3 协同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 | 第46-47页 |
4.3.4 协同治理运行的两难境地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明确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实现乡村社会协同治理 | 第48-56页 |
5.1 明确角色定位,加快农村基层政府角色转型 | 第48-49页 |
5.1.1 农村基层政府是协同治理的主导者 | 第48-49页 |
5.1.2 农村基层政府是协同治理的协调者 | 第49页 |
5.2 完善治理体系,正确定位农村基层政府角色 | 第49-53页 |
5.2.1 把握协同治理内核,重塑农村基层政府治理理念 | 第49-51页 |
5.2.2 明晰权责界限,提升农村基层政府协同治理能力 | 第51-52页 |
5.2.3 着眼制度安排,构建多元协同的保障机制 | 第52-53页 |
5.3 明确政府角色,推动协同治理及乡村善治的实现 | 第53-56页 |
5.3.1 基层政府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实现农村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条件 | 第53-54页 |
5.3.2 通过协同治理实现农村社会的善治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