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1 绪 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8-12页 |
1.2.1 成本管理概念 | 第8-9页 |
1.2.2 成本管理模式 | 第9-10页 |
1.2.3 ERP | 第10-11页 |
1.2.4 ERP的管理思想 | 第11页 |
1.2.5 ERP体系的构成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1.3.1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ERP中的成本管理 | 第15-27页 |
2.1 ERP中成本管理的原理 | 第15-19页 |
2.1.1 核算原理 | 第15-17页 |
2.1.2 成本控制原理 | 第17-18页 |
2.1.3 模拟成本与成本决策 | 第18-19页 |
2.1.4 其他成本管理职能 | 第19页 |
2.2 ERP成本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 第19-21页 |
2.3 ERP成本管理的原则 | 第21页 |
2.4 中外ERP软件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比较 | 第21-25页 |
2.4.1 从技术上分析 | 第21-23页 |
2.4.2 从实施上分析 | 第23-24页 |
2.4.3 来自台湾、香港的产品 | 第24页 |
2.4.4 小结 | 第24-25页 |
2.5 引入ERP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2.5.1 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程度 | 第25页 |
2.5.2 扩展成本控制范围 | 第25-27页 |
3 ERP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 第27-34页 |
3.1 对成本管理理论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1 标准成本制度 | 第27页 |
3.1.2 全面成本管理 | 第27-28页 |
3.1.3 作业成本管理 | 第28页 |
3.1.4 战略成本管理 | 第28-29页 |
3.2 ERP对成本管理实务工作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1 对存货管理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2 对成本管理计算方法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小结 | 第32-34页 |
4 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模式 | 第34-53页 |
4.1 新模式的定位 | 第34-37页 |
4.2 新模式的理论构架 | 第37-43页 |
4.2.1 标准成本及标准成本制度 | 第37-38页 |
4.2.2 作业成本法 | 第38-41页 |
4.2.3 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 第41-42页 |
4.2.4 新模式与ERP的结合 | 第42-43页 |
4.3 新模式的分析说明 | 第43-48页 |
4.3.1 以战略为导向 | 第43-45页 |
4.3.2 ERP成本管理 | 第45-46页 |
4.3.3 实现主动的成本控制 | 第46页 |
4.3.4 成本核算、分析和反馈 | 第46页 |
4.3.5 成本考核 | 第46-47页 |
4.3.6 小结 | 第47-48页 |
4.4 新模式实施的基本功能和保证机制 | 第48-50页 |
4.4.1 新模式具备的基本功能 | 第48-49页 |
4.4.2 新模式实施的保证机制 | 第49-50页 |
4.5 新模式与邯钢成本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50-53页 |
4.5.1 邯钢成本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50页 |
4.5.2 邯钢成本管理模式的分析 | 第50-51页 |
4.5.3 新模式下对邯钢成本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51-53页 |
5 新模式的评价 | 第53-59页 |
5.1 理论意义与理念创新 | 第53-55页 |
5.1.1 理论意义 | 第53-54页 |
5.1.2 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 第54-55页 |
5.2 推行新模式的困难与建议 | 第55-59页 |
5.2.1 推行新模式的困难 | 第55-56页 |
5.2.2 推行新模式的建议 | 第56-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1页 |
致 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 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