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助剂论文

农药水乳剂及其制备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9页
    1.1 农药剂型的发展第13-22页
        1.1.1 微乳剂第14-16页
            1.1.1.1 微乳剂的常用制备方法第15页
            1.1.1.2 微乳剂的优点和缺点第15页
            1.1.1.3 微乳剂的应用实例第15-16页
            1.1.1.4 微乳剂的常用品种第16页
        1.1.2 水乳剂第16-18页
            1.1.2.1 水乳剂常用制备方法第17页
            1.1.2.2 水乳剂的优点和缺点第17页
            1.1.2.3 水乳剂的应用实例第17-18页
            1.1.2.4 农药水乳剂常用品种第18页
        1.1.3 固体乳油第18-20页
            1.1.3.1 固体乳油的常用制备方法第19页
            1.1.3.2 固体乳油的优点和缺点第19页
            1.1.3.3 农药固体乳油常用品种第19-20页
        1.1.4 微胶囊悬浮剂第20-21页
            1.1.4.1 微胶囊悬浮剂的加工方法第20页
            1.1.4.2 微胶囊悬浮剂的优点和缺点第20-21页
            1.1.4.3 微胶囊悬浮剂的常用品种第21页
        1.1.5 泡腾片剂第21-22页
            1.1.5.1 泡腾片剂的制备方法第21页
            1.1.5.2 泡腾片剂的优点和缺点第21-22页
            1.1.5.3 泡腾片剂的应用实例第22页
            1.1.5.4 泡腾片剂常用品种的常用品种第22页
    1.2 水乳剂第22-39页
        1.2.1 农药水乳剂的概述第23页
        1.2.2 农药水乳剂的物理特性第23-25页
            1.2.2.1 外观第23页
            1.2.2.2 液滴微粒第23-24页
            1.2.2.3 物理稳定性第24页
            1.2.2.4 导电性第24-25页
        1.2.3 农药水乳剂的优势第25-26页
            1.2.3.1 增溶渗透作用第25页
            1.2.3.2 高的传递效率第25页
            1.2.3.3 安全性第25-26页
            1.2.3.4 较高的生物活性第26页
            1.2.3.5 施用的稳定性第26页
            1.2.3.6 较好的市场竞争力第26页
        1.2.4 农药水乳剂常用品种第26页
        1.2.5 农药组成及制备方法第26-33页
            1.2.5.1 农药水乳剂的组成第26-29页
            1.2.5.2 农药水乳剂的制备第29-31页
            1.2.5.3 比例法和对分法在农药水乳剂中的应用第31-33页
        1.2.6 农药水乳剂的稳定机理研究第33-35页
            1.2.6.1 已有的乳液体系稳定理论第33-35页
        1.2.7 农药水乳剂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1.2.7.1 研究目的第35页
            1.2.7.2 研究意义第35-36页
        1.2.8 论文设计思路第36-39页
            1.2.8.1 适合水乳剂的农药品种的选择第36页
            1.2.8.2 农药水乳剂溶剂的选择第36-37页
            1.2.8.3 农药水乳剂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37-38页
            1.2.8.4 农药水乳剂其他成分的选择第38-3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9-60页
    2.1 实验药品第39-41页
        2.1.1 原药第39-40页
        2.1.2 助剂和溶剂第40-41页
        2.1.3 仪器第41页
    2.2 农药水乳剂的制备第41页
        2.2.1 农药水乳剂的通用配方第41页
    2.3 农药水乳剂质量标准第41-46页
        2.3.1 外观第42页
        2.3.2 有效成分第42页
        2.3.3 pH 值第42页
        2.3.4 乳化分散性能第42-43页
        2.3.5 乳液稳定性第43-44页
        2.3.6 持久起泡性第44页
        2.3.7 低温稳定性第44页
        2.3.8 热贮稳定性第44页
        2.3.9 经时稳定性第44页
        2.3.10 粘度和倾倒性第44-45页
        2.3.11 粒径大小第45-46页
    2.4 25%戊唑醇水乳剂配方开发第46-52页
        2.4.1 配方筛选第46-47页
            2.4.1.1 溶剂的选择第46页
            2.4.1.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第46页
            2.4.1.3 其它助剂的筛选第46页
            2.4.1.4 水的筛选第46-47页
        2.4.2 配方筛选结果第47-52页
            2.4.2.1 溶剂的筛选结果第47-49页
            2.4.2.2 乳化剂的筛选结果第49-50页
            2.4.2.3 抗冻剂的筛选结果第50-51页
            2.4.2.4 其它助剂的筛选结果第51-52页
    2.5 HLB 值对水乳剂的影响第52-59页
        2.5.1 表面活性剂HLB 值的概念第52页
        2.5.2 表面活性剂HLB 值和基本性能第52-53页
        2.5.3 表面活性剂HLB 值与应用性能第53页
        2.5.4 表面活性剂HLB 值的测定第53-54页
        2.5.5 HLB 值在农药助剂中的应用第54-59页
            2.5.5.1 农药乳化剂第54-55页
            2.5.5.2 乳化剂选择和亲水亲油型(H/L)乳化剂第55-56页
            2.5.5.3 水乳剂制备中HLB 值对其的影响第56页
            2.5.5.4 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第56-58页
            2.5.5.5 协同效应对 25%戊唑醇水乳剂制备的影响(表 2-10)第58-59页
    2.6 配方确定第59-60页
第三章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第60-6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3.1.1 供试作物与防治第60页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第60页
        3.1.3 供试药剂第60页
        3.1.4 试验处理试验设5 个处理第60-61页
        3.1.5 试验方法第61页
        3.1.6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第61页
    3.2 试验结果第61-62页
    3.3 防治效果第62-63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63-65页
    4.1 结论第63-64页
    4.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致病疫霉拮抗菌混合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发酵液性质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四轮电动助行车机电机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