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双启动子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4-27页 |
·对象 | 第14-15页 |
·菌种及载体 | 第14-15页 |
·培养基 | 第15页 |
·分子量参照物及主要生物学试剂 | 第15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5页 |
·引物 | 第15页 |
·试剂盒及抗凝全血标本 | 第15页 |
·仪器、耗材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21页 |
·从抗凝全血中提取人类基因组DNA | 第15-16页 |
·PCR扩增U6启动子序列 | 第16-17页 |
·质粒pcDNA3.1(+)与U6-B/E双酶切产物的连接 | 第17-20页 |
·质粒psPRO与U6-B/H双酶切产物的连接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4页 |
·PCR扩增产物U6-B/E与U6-B/H的电泳结果 | 第21-22页 |
·质粒pcDNA3.1(+)与U6-B/E的双酶切回收产物 | 第22页 |
·重组质粒psPRO的鉴定 | 第22-23页 |
·BglⅡ/HindⅢ双酶切质粒psPRO结果 | 第23页 |
·重组质粒pdPRO的鉴定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RNAi原理及制备siRNA的常用方法 | 第24-25页 |
·双启动子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思路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二、双启动子shRNA表达载体的功能测试 | 第27-39页 |
·对象 | 第27页 |
·细胞株及培养基 | 第27页 |
·主要生物学试剂及化学试剂 | 第27页 |
·ShRNA的正义链及反义链 | 第27页 |
·试剂盒 | 第27页 |
·仪器、耗材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1页 |
·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7-29页 |
·细胞培养与转染 | 第29-31页 |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 第3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5页 |
·转染前后Hela细胞形态学改变 | 第31-33页 |
·MTT结果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hTERT及Bcl-2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 第35页 |
·ShRNA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各重组质粒转染后siRNA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6-37页 |
·RNA干扰的问题与展望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综述 | 第50-64页 |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50-6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