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置及颁发情况 | 第7-16页 |
1.1 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置 | 第7-9页 |
1.1.1 诺贝尔奖的由来 | 第7-8页 |
1.1.2 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置及评选过程 | 第8页 |
1.1.3 诺贝尔和平奖设在挪威的原因分析 | 第8-9页 |
1.2 诺贝尔和平奖历届的颁奖情况介绍 | 第9-12页 |
1.2.1 二战前的颁奖情况 | 第9-10页 |
1.2.2 二战至冷战结束时的颁奖情况 | 第10-11页 |
1.2.3 冷战结束后至今的颁奖情况 | 第11-12页 |
1.3 诺贝尔和平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 第12-16页 |
1.3.1 获奖人员地域范围扩大 | 第13-14页 |
1.3.2 众多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组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第14页 |
1.3.3 越来越多的人权活动者和组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第14页 |
1.3.4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开始侧重于环保、生态事业 | 第14-15页 |
1.3.5 女性在维持国际和平方面的作用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诺贝尔和平奖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 第16-27页 |
2.1 诺贝尔和平奖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16-20页 |
2.1.1 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 | 第16-18页 |
2.1.2 在环境保护方面 | 第18-19页 |
2.1.3 在人权保护方面 | 第19-20页 |
2.1.4 在消除地区贫困、解决难民问题等方面 | 第20页 |
2.2 诺贝尔和平奖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2.2.1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受党派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委员会中的秘书是否称职 | 第21-22页 |
2.2.3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工作受商业利益的影响 | 第22-24页 |
2.2.4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诺贝尔和平奖与中国的关系 | 第27-32页 |
3.1 十四世达赖喇嘛与诺贝尔和平奖 | 第27-29页 |
3.1.1 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奖情况介绍 | 第27-28页 |
3.1.2 达赖喇嘛获奖引起的争议 | 第28-29页 |
3.2 刘晓波与诺贝尔和平奖 | 第29-32页 |
3.2.1 刘晓波及其获奖情况介绍 | 第29-30页 |
3.2.2 刘晓波获奖原因探析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谢辞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