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公务接待的异化与治理

目录第3-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4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7页
    第二节 文献结述第7-9页
        一、行政职务消费框架下公务接待改革的研究第8页
        二、公务接待行为规范的研究第8-9页
        三、公务接待乱象的法律规制的研究第9页
    第三节 本文基本观点第9-10页
    第四节 核心概念第10-12页
        一、公务接待第10-11页
        二、异化第11-12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文献收集法第12-13页
        二、比较研究法第13页
        三、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公务接待及其异化第14-22页
    第一节 公务接待存在的问题第14-18页
        一、支出规模大第14页
        二、超标严重第14-15页
        三、结构性扩张第15-16页
        四、内容泛化第16页
        五、腐败严重第16-18页
    第二节 异化严重:对当前公务接待现状的评析第18-22页
        一、从政治角度评析第18-19页
        二、从法律角度评析第19页
        三、从行政文化角度评析第19-20页
        四、从行政管理角度评析第20页
        五、异化与腐败的关系第20-22页
第三章 公务接待异化原因分析第22-33页
    第一节 预期收益诱导第22页
        一、经济收益第22页
        二、政治收益第22页
        三、身份收益第22页
    第二节 监督力量不强第22-24页
        一、人大监督薄弱第22-23页
        二、审计监督疲软第23页
        三、社会监督乏力第23-24页
        四、内部监督消极第24页
    第三节 权力制度设计不健全第24-26页
        一、权力机制导致权力消费第24-25页
        二、权力来源刺激消费异化第25页
        三、压力型政治体制产生“讨好权力”现象第25-26页
    第四节 公众产权主体虚位第26-27页
        一、权力的所有者与权力的使用者分离第26页
        二、产权主体缺乏“异质监督”第26-27页
    第五节 行政伦理约束缺乏第27-28页
        一、行政伦理建设处于真空状态第27页
        二、行政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形同虚设第27-28页
    第六节 问责乏力第28-29页
        一、考核奖惩缺失第28页
        二、处罚乏力第28页
        三、法律规制匮乏第28-29页
    第七节 制度供给不足第29-31页
        一、制度设计脱离实际,操作性差第29页
        二、制度规范模糊笼统,弹性空间大第29页
        三、审批权限过于集中,随意性大第29-30页
        四、报销制度漏洞百出,“钻空子”多第30-31页
    第八节 行政预算体制存在缺陷第31-33页
        一、预算方法失当第31页
        二、预算编制模糊第31页
        三、执行弹性大第31-32页
        四、存在预算外资金第32-33页
第四章 公务接待异化的治理第33-43页
    第一节 理论依据第33-35页
        一、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第33-34页
        二、公共选择理论第34-35页
    第二节 公务接待异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35-40页
        一、公务接待异化治理的重要性第35-37页
        二、公务接待异化治理的必要性第37-39页
        三、公务接待异化治理的可行性第39-40页
    第三节 国外实践对我国公务接待异化治理的启示第40-43页
        一、建章立制,权威严密第40-41页
        二、预算严格,约束刚性第41页
        三、信息公开,查询便捷第41-42页
        四、监管有力,违规必究第42-43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43-52页
    第一节 减小收益第43-47页
        一、改革“唯上”政治生态第43-44页
        二、强化公务接待制度设计第44-46页
        三、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第46-47页
    第二节 增大成本第47-52页
        一、强化公共预算控制第47-48页
        二、强化监督制约第48-50页
        三、利用法律手段惩戒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民意表达和吸纳--基于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的实例分析
下一篇:某医院住院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