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合并研究 | 第13-15页 |
| ·重理论轻实践 | 第15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页 |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2章 乡镇党委实施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撑 | 第18-25页 |
| ·乡镇党委的理论界定 | 第18-19页 |
| ·乡镇党委实施科学发展的指导理论 | 第19-21页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20-21页 |
| ·乡镇党委实施科学发展肩负重任 | 第21-25页 |
| ·乡镇党委是实施科学发展的组织者 | 第21-22页 |
| ·乡镇党委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引领者 | 第22页 |
| ·乡镇党委是实施科学发展的推动者 | 第22-23页 |
| ·乡镇党委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实践者 | 第23页 |
| ·乡镇党委是实施科学发展的服务者 | 第23-25页 |
| 第3章 武夷山市乡镇党委科学实施科学发展经验 | 第25-35页 |
|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解决农村发展科技"缺位"问题 | 第27-28页 |
| ·实施下派村支书制度,解决农村发展人才"缺乏"问题 | 第28-29页 |
| ·实施流通助理制度,解决农村发展流通"短腿"问题 | 第29-30页 |
| ·实施金融助理制度,解决农村发展金融"缺血"问题 | 第30-31页 |
| ·实施企业助理制度,解决企业发展能人"缺少"问题 | 第31-35页 |
| 第4章 乡镇党委实施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5-41页 |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够高 | 第35-36页 |
| ·乡镇党委在职能权限定位上不够准确 | 第36-37页 |
| ·乡镇党委抓经济发展方式方法不够好 | 第37-38页 |
| ·对班子及其成员的政绩考评不够科学 | 第38-39页 |
| ·乡镇党委抓作风建设的力度不够坚实 | 第39页 |
| ·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在配备上不够和谐 | 第39-41页 |
| 第5章 乡镇党委实施科学发展能力建设策略 | 第41-67页 |
|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众信任力 | 第41-44页 |
|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 第41-42页 |
| ·用党性修养提高班子素质 | 第42-43页 |
| ·靠实践总结提高领导能力 | 第43-44页 |
| ·乡镇党委"一把手"要起表率作用 | 第44页 |
| ·明晰考评责任,保证科学导向力 | 第44-49页 |
| ·坚持科学的考评导向 | 第45页 |
| ·科学设立考评的指标 | 第45-46页 |
| ·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 ·明晰具体考评责任制 | 第47-48页 |
| ·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 | 第48-49页 |
| ·实施民主决策,增强党委凝聚力 | 第49-50页 |
| ·重视决策过程的民主 | 第49-50页 |
| ·重视决策程序的监督 | 第50页 |
| ·改善队伍结构,发挥班子群体力 | 第50-54页 |
| ·重视年龄结构,确保梯次合理配备 | 第51页 |
| ·重视专业结构搭配,确保人尽其才 | 第51-52页 |
| ·重视能力结构,确保彼此拾遗补缺 | 第52-53页 |
| ·重视性格结构,确保力量交流互补 | 第53-54页 |
| ·转变治乡理念,尊重群众创造力 | 第54-56页 |
| ·亲近和了解农民的真正需要 | 第54-55页 |
| ·维护农民的利益 | 第55-56页 |
| ·注意示范引导,提升典型带动力 | 第56-67页 |
|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 | 第57-63页 |
| ·创办干部示范服务基地 | 第63-65页 |
| ·建立农村工作新秩序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