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1-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2.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 第11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1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2-20页 |
2.2.1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2-15页 |
2.2.2 实验取材 | 第15页 |
2.2.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5-20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26页 |
3.1 CPB 期间血气监测情况 | 第21页 |
3.2 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 I( cTn I)含量的检测 | 第21-22页 |
3.3 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的检测 | 第22-23页 |
3.4 心肌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23-24页 |
3.5 局部心肌组织 DCC 蛋白的检测 | 第24-25页 |
3.6 心脏组织形态学改变 | 第25-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36页 |
4.1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 第26-30页 |
4.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26页 |
4.1.2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4.1.3 建立理想的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关键问题 | 第28-30页 |
4.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4.3 Netrin-1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第31-36页 |
4.3.1 Netrin-1 的结构和表达 | 第31-32页 |
4.3.2 Netrin-1 与心血管系统 | 第32页 |
4.3.3 Netrin-1 与 NO | 第32-34页 |
4.3.4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 Netrin-1 信号通路 | 第34-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综述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