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设备寿命类型及寿命周期故障率曲线 | 第13-14页 |
1.2.1 设备寿命的类型 | 第13页 |
1.2.2 设备寿命周期的故障率曲线 | 第13-14页 |
1.3 高炉寿命的评价指标 | 第14-15页 |
1.4 国内外高炉长寿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1.4.1 高炉起源及发展 | 第15页 |
1.4.2 国内外高炉长寿现状 | 第15-16页 |
1.5 寿命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炉炼铁过程分析 | 第19-33页 |
2.1 高炉结构 | 第19-20页 |
2.2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 | 第20-24页 |
2.2.1 高炉炼铁原理 | 第20-22页 |
2.2.2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分析 | 第22-23页 |
2.2.3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特点 | 第23-24页 |
2.3 高炉本体控制工艺 | 第24-27页 |
2.4 高炉炉体破损机理 | 第27-29页 |
2.4.1 内衬耐火砖的破损 | 第27-28页 |
2.4.2 冷却壁破损机理 | 第28-29页 |
2.4.3 炉壳破损机理 | 第29页 |
2.5 影响高炉寿命的主要因素 | 第29-31页 |
2.5.1 高炉炉型 | 第29-30页 |
2.5.2 原燃料条件和冷却制度 | 第30页 |
2.5.3 施工质量和维护维修 | 第30-31页 |
2.5.4 炉体破损和炉缸侵蚀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高炉物质寿命预测 | 第33-57页 |
3.1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冷却壁挂渣厚度预测 | 第33-52页 |
3.1.1 冷却壁挂渣厚度预测的作用 | 第33页 |
3.1.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3-36页 |
3.1.3 BP神经网络 | 第36-39页 |
3.1.4 PCA-BP算法结合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3.1.5 PCA-BP网络输入及输出数据的选择 | 第40-43页 |
3.1.6 PCA-BP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预处理 | 第43-48页 |
3.1.7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冷却壁挂渣厚度预测 | 第48-52页 |
3.2 高炉炉衬厚度计算 | 第52-55页 |
3.2.1 传热学基本知识 | 第53页 |
3.2.2 高炉炉墙结构 | 第53-54页 |
3.2.3 炉衬厚度计算公式推导 | 第54-55页 |
3.3 高炉物质寿命预测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基于寿命周期费用的高炉经济寿命预测 | 第57-73页 |
4.1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基本理论 | 第57-59页 |
4.1.1 寿命周期费用基本概念 | 第57-58页 |
4.1.2 寿命周期费用的发展及应用 | 第58页 |
4.1.3 寿命周期费用的研究意义 | 第58-59页 |
4.2 高炉寿命周期分解及建模研究 | 第59-60页 |
4.2.1 寿命周期费用分解原则 | 第59页 |
4.2.2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分解 | 第59页 |
4.2.3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 第59-60页 |
4.3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预测算法研究 | 第60-65页 |
4.3.1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预测的内容 | 第60-62页 |
4.3.2 GM(1,1)预测模型 | 第62-64页 |
4.3.3 高炉运行维护费用的预测 | 第64-65页 |
4.4 高炉寿命周期费用评价 | 第65-67页 |
4.4.1 寿命周期评价概述 | 第65-66页 |
4.4.2 年均费用最小评价法 | 第66-67页 |
4.5 高炉经济寿命预测 | 第67-71页 |
4.5.1 高炉经济寿命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4.5.2 高炉经济寿命的预测 | 第68页 |
4.5.3 高炉经济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高炉寿命预测模型应用分析及高炉延寿措施 | 第73-79页 |
5.1 高炉寿命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5.2 高炉寿命预测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 | 第74页 |
5.3 高炉延长寿命的措施及改进意见 | 第74-78页 |
5.3.1 提高高炉的设计和建设水平 | 第74-75页 |
5.3.2 强化入炉原料的管理 | 第75-76页 |
5.3.3 完善炉体监测和维护技术 | 第76-77页 |
5.3.4 加强高炉操作技术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