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6-8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集体记忆与“新媒体事件” | 第10-21页 |
第一节 记忆与集体记忆:从心理机制到社会过程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传播、媒介与集体记忆:从文本到受众 | 第12-17页 |
第三节 “新媒体事件”与集体记忆 | 第17-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2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第四章 “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 第25-64页 |
第一节 记忆的图景:集体记忆的基本状况 | 第25-31页 |
第二节 记忆的框架:集体记忆的内容与特征分析 | 第31-47页 |
一、民族主义事件:主题和态度框架分析一 | 第32-36页 |
二、公权滥用事件:主题和态度框架分析二 | 第36-39页 |
三、道德隐私事件:过程和行为框架分析一 | 第39-43页 |
四、权益抗争事件:过程和行为框架分析二 | 第43-47页 |
第三节 记忆的机制:集体记忆的形塑因素考量 | 第47-64页 |
一、大学生群体能动性分析 | 第48-55页 |
二、媒体影响分析 | 第55-61页 |
三、媒介使用策略分析 | 第61-6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4-6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4-66页 |
(一) 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概况 | 第64页 |
(二) 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内容与特征分析 | 第64-65页 |
(三) 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机制考察 | 第65-66页 |
二、研究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中文部分 | 第67-69页 |
英文部分 | 第69-71页 |
网页资料 | 第71-73页 |
附录一:“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访谈提纲 | 第73-76页 |
附录二:新媒体使用的调查问卷 | 第76-79页 |
附录三:受访者信息统计表 | 第79-80页 |
附录四:问卷调查人口变量统计表 | 第80-81页 |
附录五: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年度20件热点网络事件一览 | 第81-84页 |
附录六:传统媒体报道量统计表 | 第84-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