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环境污染物快速免疫检测技术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内容摘要第10-11页
    1.1 环境污染物研究现状第11-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1 大气污染第11-12页
            1.1.1.2 水污染第12-13页
        1.1.2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第13-14页
        1.1.3 微流控芯片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第14-17页
    1.2 微流控芯片概述第17-23页
        1.2.1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历史第17-18页
        1.2.2 微流控芯片的特点第18-19页
        1.2.3 微流控芯片的材料第19页
        1.2.4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第19-20页
        1.2.5 微流控芯片的控制系统第20-21页
        1.2.6 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系统第21-22页
        1.2.7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领域第22-23页
    1.3 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概述第23-24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性第24-25页
    1.5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二章 基于微流控免疫芯片的可替宁快速检测技术第30-56页
    内容摘要第30-31页
    2.1 研究背景第31-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40页
        2.2.1 试剂第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3 微流控芯片制作第34-37页
        2.2.4 微流控免疫芯片中微球制备第37-38页
        2.2.5 微流控免疫检测芯片系统第38页
        2.2.6 人体唾液样本采集第38-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2.3.1 微流控免疫芯片设计和操作第40-42页
        2.3.2 竞争性免疫反应和荧光检测原理第42-43页
        2.3.3 基于微流控免疫芯片的可替宁检测第43-44页
        2.3.4 微流控系统荧光试剂孵育时间与荧光信号强度第44页
        2.3.5 微流控免疫芯片的可替宁检测第44-46页
        2.3.6 微流控免疫芯片对人体唾液中可替宁样本的检测分析第46-51页
    2.4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2.5 参考文献第52-56页
第三章 基于微流控免疫芯片的草甘膦快速检测技术第56-74页
    内容摘要第56-57页
    3.1 研究背景第57-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5页
        3.2.1 化学试剂第59页
        3.2.2 实验仪器第59-60页
        3.2.3 功能化protein A-(Anti-rabbit)IgG微珠的制备第60页
        3.2.4 用于草甘膦检测的微流控免疫芯片的制作第60-63页
        3.2.5 微流控免疫芯片检测系统的建立第63页
        3.2.6 实际水样检测和土壤微生物对草甘膦降解作用的研究第63-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71页
        3.3.1 微流控免疫芯片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第65-66页
        3.3.2 竞争性免疫反应原理及检测原理第66-67页
        3.3.3 基于微流控免疫芯片的草甘膦检测第67-69页
        3.3.4 草甘膦的土壤微生物降解研究第69-71页
    3.4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3.5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四章 总结第74-75页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学术发表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冷度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湿法脱硫中亚硫酸盐固相催化氧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