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暂态稳定的仿真算法及并行化分析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暂态稳定分析概述 | 第19-20页 |
2.3 暂态稳定仿真算法 | 第20-25页 |
2.3.1 微分-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第21-22页 |
2.3.2 改进欧拉法 | 第22-24页 |
2.3.3 大规模线性方程求解算法 | 第24-25页 |
2.4 暂态稳定仿真流程 | 第25-28页 |
2.5 暂态稳定仿真并行化设计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并行求解算法 | 第32-5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并行计算平台 | 第32-36页 |
3.2.1 多机并行计算 | 第32-34页 |
3.2.2 多核心 CPU 并行计算 | 第34-35页 |
3.2.3 GPU 异构并行计算 | 第35-36页 |
3.3 基于网络划分的线性方程组并行算法 | 第36-47页 |
3.3.1 节点重排序算法 | 第38-40页 |
3.3.2 基于因子表路径树的区域划分 | 第40-44页 |
3.3.3 直接法并行求解 BBDF 形式的线性方程组 | 第44-47页 |
3.3.4 小结 | 第47页 |
3.4 线性方程组并行迭代算法 | 第47-56页 |
3.4.1 Jacobi 迭代法 | 第48-51页 |
3.4.2 GMRES 迭代法 | 第51-53页 |
3.4.3 迭代法的预处理方法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基于异构并行计算的暂态仿真程序设计 | 第58-71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异构并行编程技术 | 第58-62页 |
4.2.1 基于 OpenMP 的多核 CPU 编程技术 | 第59-60页 |
4.2.2 基于 CUDA 的 GPU 编程技术 | 第60-62页 |
4.3 稀疏技术 | 第62-65页 |
4.4 程序设计流程 | 第65-70页 |
4.4.1 基于直接法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并行程序设计 | 第65-67页 |
4.4.2 基于迭代法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并行程序设计 | 第67-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71-85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理论分析 | 第71-77页 |
5.2.1 测试指标 | 第71-73页 |
5.2.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73-74页 |
5.2.3 通信时间对并行计算的影响分析 | 第74-76页 |
5.2.4 精度分析 | 第76-77页 |
5.3 算例测试与分析 | 第77-83页 |
5.3.1 正确性分析 | 第77页 |
5.3.2 非方程组求解部分的并行加速比分析 | 第77-78页 |
5.3.3 预处理算法对迭代法的影响分析 | 第78-79页 |
5.3.4 直接法的加速比分析 | 第79-80页 |
5.3.5 迭代法的加速比分析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5-86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