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载雷达风冷机箱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ATR机箱简介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12-13页 |
| 2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 | 第13-18页 |
| 2.1 电子设备热设计 | 第13页 |
| 2.2 热交换的基本定律 | 第13-15页 |
| 2.2.1 传导换热 | 第13页 |
| 2.2.2 对流换热 | 第13-14页 |
| 2.2.3 辐射换热 | 第14页 |
| 2.2.4 散热设备及冷却方法选择 | 第14-15页 |
| 2.3 电子设备力学设计基础 | 第15-18页 |
| 2.3.1 振动的分类 | 第15页 |
| 2.3.2 运动微分方程 | 第15-16页 |
| 2.3.3 固有频率 | 第16页 |
| 2.3.4 主振型 | 第16-18页 |
| 3 风冷机箱设计 | 第18-27页 |
| 3.1 风冷机箱的任务要求 | 第18-20页 |
| 3.2 风冷机箱结构设计 | 第20-24页 |
| 3.2.1 外形尺寸与机械接口 | 第20-22页 |
| 3.2.2 三防设计 | 第22页 |
| 3.2.3 三化及互换性设计 | 第22-23页 |
| 3.2.4 电磁兼容设计 | 第23-24页 |
| 3.3 风冷冷板设计 | 第24-2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风冷机箱热仿真分析 | 第27-43页 |
| 4.1 有限体积法及控制方程 | 第27-29页 |
| 4.2 热仿真分析的条件 | 第29-30页 |
| 4.2.1 机箱的结构形式及参数 | 第29页 |
| 4.2.2 机箱热分析物性参数 | 第29-30页 |
| 4.2.3 机箱热仿真工况 | 第30页 |
| 4.3 热仿真分析建模 | 第30-32页 |
| 4.3.1 机箱仿真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 4.3.2 模块仿真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 4.4 冷板等效建模方法 | 第32-38页 |
| 4.4.1 冷板模型参数 | 第32页 |
| 4.4.2 冷板等效的计算 | 第32-34页 |
| 4.4.3 求解最优解 | 第34-38页 |
| 4.5 ATR机箱热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2页 |
| 4.5.1 ATR机箱流场分析 | 第39页 |
| 4.5.2 ATR机箱温度场分析 | 第39-4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5 风冷机箱力学仿真分析 | 第43-56页 |
| 5.1 有限元法的原理及软件介绍 | 第43页 |
| 5.2 风冷机箱结构仿真分析 | 第43-55页 |
| 5.2.1 机箱模型前处理 | 第44-46页 |
| 5.2.2 机箱材料参数 | 第46页 |
| 5.2.3 机箱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 5.2.4 模态分析及结果对比 | 第47-50页 |
| 5.2.5 随机振动分析及结果对比 | 第50-55页 |
| 5.2.6 对比结果分析 | 第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6.1 总结 | 第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