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地铁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页
    1.4 实施方案第11-13页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第14-36页
    2.1 设备维修管理概述第14-17页
        2.1.1 设备与设备维修管理第14-15页
        2.1.2 设备维修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5-17页
        2.1.3 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第17页
    2.2 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第17-19页
        2.2.1 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第17-18页
        2.2.2 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第18-19页
    2.3 预防性维修及其优越性和复杂性第19-21页
        2.3.1 预防性维修的优越性第19-20页
        2.3.2 预防性维修的复杂性第20-21页
    2.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第21-24页
        2.4.1 RCM 原则第21-22页
        2.4.2 RCM 分析的基本观点第22页
        2.4.3 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分析方法第22-24页
    2.5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基本函数第24-25页
    2.6 预防性维修周期第25-26页
    2.7 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的方法第26-30页
        2.7.1 以可用度最大为目标确定维修周期第26页
        2.7.2 以任务期间的任务可靠性要求为目标确定修理周期第26-27页
        2.7.3 以平均费用最低为目标确定维修周期第27-30页
    2.8 典型的预防性维修策略第30-32页
        2.8.1 生产设备定龄维修策略第31页
        2.8.2 生产设备周期维修策略第31页
        2.8.3 生产设备综合维修策略第31-32页
    2.9 系统采用的关键性技术第32-35页
        2.9.1 Spring第32-33页
        2.9.2 Hibernate第33页
        2.9.3 JSF第33-34页
        2.9.4 Quartz第34页
        2.9.5 Acegi第34页
        2.9.6 AOP第34页
        2.9.7 SVG第34-35页
    2.10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36-46页
    3.1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概览第36-37页
        3.1.1 系统概览第36页
        3.1.2 企业对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需求第36-37页
        3.1.3 系统范围第37页
        3.1.4 系统目标第37页
    3.2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功能分析第37-45页
        3.2.1 资产管理方式中与设备维修管理有关的业务流程第37-38页
        3.2.2 系统功能概览第38-42页
        3.2.3 系统功能模块第42-43页
        3.2.4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需求第43-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46-56页
    4.1 设计原则第46-47页
    4.2 设计思路第47页
    4.3 设计依据第47-48页
        4.3.1 地铁类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第47页
        4.3.2 软件工程类技术标准和规范第47-48页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48页
    4.5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第48-53页
        4.5.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第48-49页
        4.5.2 系统分层设计及其依据第49-52页
        4.5.3 非功能性设计第52页
        4.5.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第52-53页
    4.6 数据库设计第53-55页
        4.6.1 数据库需求分析第53-54页
        4.6.2 数据库表设计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6-71页
    5.1 概述第56页
    5.2 整体流程第56-57页
    5.3 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7-70页
        5.3.1 标准工作第57-59页
        5.3.2 标准工作模式第59-61页
            5.3.2.1 功能概述第59页
            5.3.2.2 子功能划分第59-61页
        5.3.3 预防性维修计划第61-63页
        5.3.4 计划工作台第63-65页
        5.3.5 度量定义与度量度数第65-67页
        5.3.6 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计划第67-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总结第71-75页
    6.1 系统测试第71-73页
        6.1.1 测试环境第71页
        6.1.2 测试内容第71-72页
        6.1.3 结果分析第72-73页
    6.2 系统性能测试第73-74页
        6.2.1 对用户进行最大并发测试第73页
        6.2.2 对吞吐量实现测试第73页
        6.2.3 对响应时间进行测试第73页
        6.2.4 系统测试结果第73-74页
    6.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研究成果总结第75页
    7.2 研究方向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福建师范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门诊全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