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4页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课题来源第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献调查法第13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13页
     ·实证研究法第13-14页
     ·归纳演绎法第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相关概述第14-18页
     ·乡村旅游的概念第14-15页
     ·生态旅游的概念第15-16页
     ·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第16-17页
     ·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征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第19-20页
     ·旅游景观灾后重建研究进展第20页
3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及特点第20-22页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第20-21页
   ·四川乡村旅游特点第21-22页
4 灾后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框架的构建第22-33页
   ·主要基础理论第22-2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3-24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24-25页
     ·社区参与机制第25-26页
   ·面临的问题第26-27页
     ·自然环境受损严重第26页
     ·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第26页
     ·旅游服务设施损毁第26-27页
     ·居民点受灾严重第27页
   ·发展的机遇第27-28页
     ·灾后重建第27-28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8页
   ·灾后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目标与方法第28-33页
     ·规划原则第28页
     ·规划目标第28-29页
     ·规划方法第29-33页
5 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第33-60页
   ·研究区概况第34-36页
     ·地理位置第34页
     ·自然条件第34页
     ·社会历史文化第34-35页
     ·地震破坏状况第35-36页
   ·SWOT分析第36-39页
     ·优势(Strengths)第36-37页
     ·劣势(Weaknesses)第37页
     ·机遇(Opportunities)第37-38页
     ·威胁(Threats)第38-39页
   ·规划指导思想第39页
   ·规划原则与目标第39-40页
     ·规划原则第39页
     ·规划目标第39-40页
   ·现状分析第40-44页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第40页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第40-42页
     ·土地利用分析第42-43页
     ·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第4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第43-44页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分析第44-48页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分类第44-47页
     ·生态旅游资源分析第47-48页
   ·旅游环境容量确定第48-49页
   ·总体布局第49页
   ·乡村生态保育规划第49-51页
     ·保育资源及其分类第49-50页
     ·保育措施第50-51页
   ·乡村景观规划第51-55页
     ·规划理念第51页
     ·功能分区第51-54页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第54-55页
   ·游赏规划第55-57页
     ·游赏项目组织第55-56页
     ·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第56-57页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第57-58页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第58-59页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59-60页
     ·政府引导,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第59页
     ·挖掘特色,塑造品牌第59-60页
     ·规范经营管理,加强社区参与第60页
     ·加强环保和生态意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第60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图第67-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业服务质量的普通住宅业主行为意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下一篇:内江市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