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     1 刺参的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         1.1 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第9页 | 
|         1.2 生活习性 | 第9页 | 
|         1.3 繁殖习性 | 第9-10页 | 
|     2 草甘膦的介绍 | 第10-11页 | 
|         2.1 草甘膦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         2.2 草甘膦的毒性机理 | 第10页 | 
|         2.3 草甘膦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3 急性毒性试验 | 第11页 | 
|     4 同工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4.1 用于研究阶段和组织的特异性 | 第12页 | 
|         4.2 用于病理诊断的指标 | 第12-13页 | 
|         4.3 用于种质及遗传鉴定 | 第13-14页 | 
|         4.4 用于物种倍性研究 | 第14页 | 
|         4.5 同工酶技术在化学药物毒理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         4.6 同工酶在水产应用上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     5 组织病理学在水产养殖中的进展 | 第15-17页 | 
|     6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6.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         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农药草甘膦对刺参成参的急性毒性研究 | 第19-22页 | 
|     1 前言 | 第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     3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         4.1 试验中毒刺参症状 | 第20页 | 
|         4.2 甘膦对刺参的急性毒性效应 | 第20-21页 | 
|     5 讨论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草甘膦对刺参同工酶的影响 | 第22-31页 | 
|     1 前言 | 第22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2.2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3-24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         3.1 草甘膦对刺参肌肉及肠道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毒性效应 | 第25-26页 | 
|         3.2 草甘膦对刺参肌肉及肠道酯酶(EST)同工酶的毒性效应 | 第26-27页 | 
|         3.3 草甘膦对刺参肌肉和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毒性效应 | 第27-28页 | 
|     4 讨论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草甘膦对刺参肌肉和肠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第31-35页 | 
|     1 引言 | 第3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         2.2 方法 | 第31页 | 
|         2.3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31-33页 | 
|     3 试验结果 | 第33页 | 
|         3.1 刺参肌肉组织的毒理变化 | 第33页 | 
|         3.2 刺参肠道组织的毒理变化 | 第33页 | 
|     4 讨论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图版Ⅰ 正常刺参的组织切片 | 第40-42页 | 
| 图版Ⅱ 中毒刺参的组织切片 | 第42-44页 |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位论文 | 第44-45页 | 
| 作者简历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