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的思路 | 第16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回顾 | 第19-24页 |
2.1 企业战略 | 第19-21页 |
2.1.1 企业战略定义 | 第19页 |
2.1.2 企业战略层次 | 第19-21页 |
2.2 企业竞争战略回顾 | 第21-24页 |
2.2.1 竞争战略的定义 | 第21页 |
2.2.2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区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差异 | 第22-24页 |
第3章 倍速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外部环境 | 第24-36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24-29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4-26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26-27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7-28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28-29页 |
3.2 产业竞争分析(五力模型) | 第29-31页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29-30页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0页 |
3.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0页 |
3.2.4 替代品的压力 | 第30-31页 |
3.2.5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第31页 |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31-34页 |
3.4 建立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34-36页 |
第4章 倍速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部条件 | 第36-51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37-38页 |
4.2 公司内部资源 | 第38-47页 |
4.2.1 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4.2.2 组织现状 | 第40-41页 |
4.2.3 企业素质 | 第41-43页 |
4.2.4 财务资源 | 第43-44页 |
4.2.5 人力资源 | 第44-45页 |
4.2.6 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 | 第45-46页 |
4.2.7 运营管理 | 第46页 |
4.2.8 营销和服务 | 第46-47页 |
4.3 核心能力 | 第47-48页 |
4.3.1 核心能力的定义 | 第47页 |
4.3.2 怎么辨识与管理核心能力 | 第47-48页 |
4.4 内部要素评价(IFE)矩阵的建立 | 第48-51页 |
第5章 倍速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第51-57页 |
5.1 B公司的SWOT分析 | 第51-53页 |
5.2 B公司的竞争战略目标 | 第53页 |
5.3 竞争战略选择 | 第53-55页 |
5.3.1 成本领先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54页 |
5.3.2 差异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4-55页 |
5.3.3 集中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页 |
5.4 B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差异化战略 | 第55-57页 |
第6章 倍速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7-68页 |
6.1 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并创造良好的战略实施环境 | 第58-61页 |
6.1.1 优化公司组织架构 | 第58-59页 |
6.1.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9-61页 |
6.2 实施人才战略和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与控制体系 | 第61-63页 |
6.2.1 实施人才战略以及改善用人机制 | 第62-63页 |
6.2.2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 第63页 |
6.3 开展技术创新 | 第63-64页 |
6.4 加强营销创新以及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 第64-65页 |
6.4.1 维护好老客户 | 第64-65页 |
6.4.2 公司需要不断发展新客户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 第65页 |
6.5 打造一种品牌的优势 | 第65-66页 |
6.6 建立控制体系并确保战略实施 | 第66-6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倍速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调查研究问卷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