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自动生成及其在机器证明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 | 第16-25页 |
2.1 本体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 本体的构建方法与类型 | 第19-21页 |
2.3 描述逻辑与本体查询及推理 | 第21-23页 |
2.4 本体的图形化工具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一种多领域通用的快速本体构建方法 | 第25-40页 |
3.1 金字塔型知识结构 | 第25-31页 |
3.1.1 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结构 | 第26-27页 |
3.1.2 复杂性学科中的知识结构 | 第27-29页 |
3.1.3 新型知识结构 | 第29-31页 |
3.2 一种金字塔型本体的构建方法 | 第31-39页 |
3.2.1 知识结构与大脑知识学习 | 第31-34页 |
3.2.2 本体构建与大脑知识学习 | 第34-35页 |
3.2.3 新型本体构建 | 第35-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构建 | 第40-74页 |
4.1 几何证明的特征及本体类型 | 第40-41页 |
4.2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知识结构 | 第41-46页 |
4.3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构建 | 第46-69页 |
4.3.1 核心术语的收集、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 第46-53页 |
4.3.2 分句的自动构建与因果关系获取 | 第53-61页 |
4.3.3 因果逻辑的自动构建与多叉树还原 | 第61-69页 |
4.4 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69-73页 |
4.4.1 同义词 | 第69-70页 |
4.4.2 歧义、多义与包含关系 | 第70-71页 |
4.4.3 意义相同的异构句型 | 第71-72页 |
4.4.4 自反性和缺失条件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应用 | 第74-85页 |
5.1 环境及实验工具 | 第74-76页 |
5.1.1 应用环境 | 第74-75页 |
5.1.2 实验环境及工具 | 第75-76页 |
5.2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构建实验 | 第76-81页 |
5.2.1 核心术语与属性的学习 | 第76-77页 |
5.2.2 证明过程的句型学习 | 第77-79页 |
5.2.3 因果逻辑的自动构建 | 第79-81页 |
5.3 中学几何过程本体的使用实验 | 第81-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总结 | 第85-86页 |
6.2 展望未来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