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36页 |
1.1 EV71概述 | 第16-23页 |
1.1.1 EV71病毒结构 | 第16-17页 |
1.1.2 EV71发病机制与疾病负担 | 第17-19页 |
1.1.3 EV71分子流行特征 | 第19-21页 |
1.1.4 EV71疫苗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2 系统生物学与疫苗 | 第23-27页 |
1.2.1 系统生物学技术简介 | 第23-24页 |
1.2.2 系统疫苗学 | 第24-27页 |
1.3 对系统疫苗学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 | 第27-29页 |
1.3.1 Meta分析简介 | 第27-28页 |
1.3.2 Meta分析与疫苗评价 | 第28-29页 |
1.4 EV71疫苗诱导的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应答比较 | 第29-30页 |
1.4.1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 第29-30页 |
1.4.2 再次应答与疫苗保护 | 第30页 |
1.5 小片段DNA激活TLR9促进EV71疫苗体液应答 | 第30-33页 |
1.5.1 TLRs简介 | 第30-31页 |
1.5.2 TLRs与疫苗免疫 | 第31-32页 |
1.5.3 Vero细胞与Vero DNA | 第32-33页 |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 | 第33-36页 |
第二章 Meta分析探讨疫苗接种早期共同应答机制 | 第36-5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6-40页 |
2.1.1 Meta分析数据集 | 第36-37页 |
2.1.2 EV71疫苗受试者PBMC与血清样本 | 第37-39页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9页 |
2.1.4 相关引物合成 | 第39-4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0-47页 |
2.2.1 表达谱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第40页 |
2.2.2 单个数据样本合并分析 | 第40页 |
2.2.3 数据运算与统计分析 5 | 第40-41页 |
2.2.4 GO数据库对DEG进行功能富集 | 第41页 |
2.2.5 免疫后 3d与 7d亚组分析 | 第41页 |
2.2.6 Meta分析结果在EV71疫苗受试者中的验证 | 第41-47页 |
2.3 结果 | 第47-54页 |
2.3.1 入组数据信息 | 第47-48页 |
2.3.2 疫苗早期免疫应答DEGs | 第48-49页 |
2.3.3 DEG功能富集与Pathway分析 | 第49-50页 |
2.3.4 免后 3d与 7d DEGs亚组分析 | 第50-53页 |
2.3.5 I型干扰素相关基因在EV71疫苗受试者中的验证 | 第53-54页 |
2.4 讨论 | 第54-56页 |
2.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EV71疫苗诱导的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比较研究 | 第58-7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8-62页 |
3.1.1 EV71灭活疫苗与疫苗原液 | 第58页 |
3.1.2 EV71疫苗受试者PBMC与血浆样本 | 第58页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8-60页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60页 |
3.1.5 相关引物合成 | 第60-6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3.2.1 疫苗接种与样本采集 | 第62页 |
3.2.2 PBMC体外EV71疫苗原液刺激 | 第62-63页 |
3.2.3 PBMC总RNA提取 | 第63页 |
3.2.4 转录组芯片检测 | 第63页 |
3.2.5 q-PCR方法对芯片数据的验证 | 第63-64页 |
3.2.6 蛋白芯片对细胞因子表达谱的检测 | 第64页 |
3.2.7 EV71中和抗体检测 | 第64页 |
3.3 结果 | 第64-73页 |
3.3.1 EV71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应答 | 第64-65页 |
3.3.2 EV71疫苗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基因表达谱比较 | 第65-71页 |
3.3.3 q-PCR对部分DEGs的验证 | 第71-72页 |
3.3.4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细胞因子谱 | 第72-73页 |
3.4 讨论 | 第73-75页 |
3.5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Vero小片段DNA激活TLR9促进EV71疫苗体液应答 | 第76-9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76-78页 |
4.1.1 EV71灭活疫苗原液与细胞系 | 第76页 |
4.1.2 小鼠 | 第76页 |
4.1.3 伦理声明 | 第76-77页 |
4.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7页 |
4.1.5 引物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77-7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8-82页 |
4.2.1 疫苗接种与血清采集 | 第78页 |
4.2.2 脾淋巴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刺激 | 第78-79页 |
4.2.3 小鼠血清EV71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 | 第79页 |
4.2.4 脾淋巴细胞总RNA提取 | 第79页 |
4.2.5 TLR4与TLR9基因表达水平的q-PCR检测 | 第79-81页 |
4.2.6 Vero细胞sf-DNA的制备 | 第81-82页 |
4.3 结果 | 第82-91页 |
4.3.1 EV71疫苗原液接种后中和抗体水平动态变化 | 第82-83页 |
4.3.2 体外EV71原液刺激后TLR4与TLR9基因表达水平 | 第83-85页 |
4.3.3 体内接种EV71原液后TLR4与TLR9基因表达水平 | 第85-86页 |
4.3.4 体外EV71原液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 第86-87页 |
4.3.5 TLR4与TLR9基因敲除鼠对EV71原液中和抗体应答 | 第87-88页 |
4.3.6 Vero细胞sf-DNA体外刺激后TLR9基因表达水平 | 第88-90页 |
4.3.7 EV71原液定量添加sf-DNA后中和抗体应答水平 | 第90-91页 |
4.4 讨论 | 第91-93页 |
4.5 小结 | 第93-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