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1 鹅细小病毒简介 | 第13页 |
1.2 鹅细小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GPV的分类地位 | 第13-14页 |
1.2.2 GPV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 | 第14页 |
1.2.3 GPV的培养特性 | 第14-15页 |
1.3 G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5-17页 |
1.3.1 GPV基因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1.3.2 GPV的转录和复制 | 第16-17页 |
1.4 GPV的基因编码蛋白 | 第17-18页 |
1.4.1 GPV的非结构蛋白 | 第17页 |
1.4.2 GPV的结构蛋白 | 第17-18页 |
1.5 鹅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 | 第18-19页 |
1.6 GPV的致病机理 | 第19-20页 |
1.7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20页 |
1.8 GPV的诊断方法 | 第20-25页 |
1.8.1 病毒的分离 | 第20-21页 |
1.8.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21-23页 |
1.8.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GPV的应用 | 第23-25页 |
1.9 鹅细小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9.1 鹅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 第25页 |
1.9.2 鹅细小病毒活疫苗 | 第25-26页 |
1.9.3 鹅细小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 第26-27页 |
1.10 小鹅瘟的防治 | 第27-28页 |
1.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9页 |
2.1 材料 | 第29-30页 |
2.1.1 毒株与菌株 | 第29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2 方法 | 第30-39页 |
2.2.1 送检鸭病料的普通PCR检测 | 第30-34页 |
2.2.2 检测NGPV的半套式PCR方法的建立 | 第34-36页 |
2.2.3 半套式PCR方法在检测新型鸭源鹅细小病毒中的应用 | 第36页 |
2.2.4 2 株NGPV的全基因组测序 | 第36-39页 |
3 结果 | 第39-50页 |
3.1 送检病料的普通PCR方法检测 | 第39-42页 |
3.1.1 普通PCR扩增结果 | 第39页 |
3.1.2 引物特异性鉴定结果 | 第39-40页 |
3.1.3 10 个器官的普通PCR检测 | 第40页 |
3.1.4 普通PCR方法对病料检测结果的统计 | 第40-42页 |
3.2 半套式PCR方法的建立 | 第42-43页 |
3.2.1 引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42页 |
3.2.2 引物的特异性分析 | 第42页 |
3.2.3 半套式PCR的灵敏性分析 | 第42-43页 |
3.3 半套式PCR在检测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3.3.1 用半套式PCR对10种脏器组织的检测 | 第43页 |
3.3.2 半套式PCR方法对病料的检测结果统计 | 第43-45页 |
3.4 SD-01 和SD-022 株NGPV全基因组测序 | 第45-50页 |
3.4.1 NGPV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 | 第45-46页 |
3.4.2 NGPV全基因组的分段酶切鉴定 | 第46页 |
3.4.3 全基因组分段测序及进化分析 | 第46-47页 |
3.4.4 SD-01 和SD-02 的VP3基因及其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6页 |
4.1 NGPV的组织嗜性的分析 | 第50-52页 |
4.2 检测新型鸭源鹅细小病毒的半套式PCR方法的优缺点 | 第52-53页 |
4.3 山东、江苏两地的新型鸭源鹅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调查 | 第53页 |
4.4 SD-01 和SD-022 株NGPV同源性分析 | 第53-56页 |
4.4.1 2 株NGPV的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53-54页 |
4.4.2 SD-01 和SD-02 的VP3基因及其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