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能级匹配机制在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中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常用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2-14页
    1.3 含酚废水及其处理方法第14-15页
        1.3.1 物理化学法第14页
        1.3.2 化学法第14-15页
        1.3.3 生物化学法第15页
    1.4 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5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机理简介第17-19页
    1.6 调节半导体能带能级的方法第19-20页
        1.6.1 元素掺杂第19页
        1.6.2 半导体复合第19-20页
    1.7 有机污染物LUMO和HOMO分子轨道能级的调节第20-21页
    1.8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实验第22-29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2-24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2.2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4页
    2.3 光催化剂导电玻璃薄膜的制备第24-25页
    2.4 修饰电极的制作第25页
    2.5 表征与测试方法第25-26页
        2.5.1 XRD表征第25页
        2.5.2 SEM表征第25页
        2.5.3 UV-Vis DRS表征第25-26页
        2.5.4 循环伏安测试第26页
        2.5.5 Mott-Schottky测试第26页
    2.6 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第26-28页
        2.6.1 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第26-27页
        2.6.2 P25对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第27-28页
        2.6.3 h~+、e~-和HO·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的性能影响实验第28页
    2.7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半导体光催化剂能带、苯酚及其衍生物分子轨道能级的理论计算与测定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苯酚及其衍生物的HOMO和LUMO分子轨道的量化计算第30-33页
    3.3 苯酚及其衍生物的HOMO和LUMO分子轨道的测定第33-35页
    3.4 光催化剂能带能级的理论计算第35-36页
    3.5 光催化剂表征结果的分析和能带能级的实际计算第36-40页
        3.5.1 XRD结果分析第36-37页
        3.5.2 SEM结果分析第37-38页
        3.5.3 UV-Vis DRS结果分析第38-39页
        3.5.4 莫特-肖特基实验测试结果分析第39-40页
        3.5.5 半导体光催化剂能带能级的实际计算第40页
    3.6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光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42-51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半导体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研究第42-44页
        4.2.1 半导体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分析第42-43页
        4.2.2 半导体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第43-44页
    4.3 P25对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研究第44-46页
        4.3.1 P25对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分析第44-45页
        4.3.2 P25对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第45-46页
    4.4 分析光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差异第46-49页
    4.5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h~+、e~-和HO·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和光催化氧化机理的探究第51-59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h~+、e~-和HO·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与分析第51-56页
        5.2.1 h~+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5.2.2 e~-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5.2.3 HO·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5.2.4 分析h~+、e~-和HO·对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5.3 P25光催化氧化苯酚及其衍生物的机理探究第56-58页
    5.4 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研究生期间的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肌标志物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化学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设置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