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11-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8-27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初始阶段 | 第18页 |
·识别阶段 | 第18-19页 |
·量化和追踪阶段 | 第19页 |
·计量阶段 | 第19页 |
·整合管理阶段 | 第19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19-2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21-23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 | 第23-2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25-27页 |
3. 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比较 | 第27-46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的比较 | 第27-30页 |
·国际活跃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 第27-28页 |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的共同点 | 第28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 第28-29页 |
·比较总结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比较 | 第30-36页 |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30-32页 |
·国际活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共同点 | 第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32-34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的共同点 | 第34-35页 |
·比较总结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比较 | 第36-42页 |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36-39页 |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共同点 | 第39-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共同点 | 第40-42页 |
·比较总结 | 第42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的比较 | 第42-46页 |
·国际活跃银行的操作风险量化 | 第42-43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 | 第43-45页 |
·比较总结 | 第45-46页 |
4.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6-54页 |
·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 第46-47页 |
·强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意识,重视和关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文化 | 第46页 |
·培养员工高度的规章制度意识,构筑严密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 第46-47页 |
·培育商业银行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使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贯穿整个风险管理文化 | 第47页 |
·构架健全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47-48页 |
·成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主要业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团队 | 第47-48页 |
·完善内部审计 | 第48页 |
·建立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适时地引进外部审计 | 第48页 |
·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8-52页 |
·开发风险和控制的自我评估体系 | 第49页 |
·合理选择操作风险缓释工具 | 第49-50页 |
·建立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操作风险监测 | 第50页 |
·建立健全操作风险报告制度 | 第50-51页 |
·完善业务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减少操作风险 | 第51页 |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 第51-52页 |
·选取合适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 | 第52-54页 |
·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 | 第52页 |
·内部衡量法和损失分布法 | 第52-53页 |
·记分卡方法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案例精选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课题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