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条纹形状的图像去模糊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出发点及主要贡献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2 图像去模糊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2.1 光学图像的形成介绍 | 第13页 |
2.2 运动模糊的基本模型和原理 | 第13-15页 |
2.3 运动模糊的直观理解 | 第15-16页 |
2.4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MAP | 第16-17页 |
2.5 常用的先验函数 | 第17-22页 |
2.5.1 噪声的先验φ | 第17页 |
2.5.2 自然图像的先验φ_1 | 第17-20页 |
2.5.3 估计模糊核的先验项φ_2 | 第20-22页 |
3 基于光条纹形状的图像去模糊 | 第22-25页 |
3.1 低光照图像去模糊 | 第22-23页 |
3.2 M的预处理 | 第23-24页 |
3.3 S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4 优化 | 第25-30页 |
4.1 估计清晰图像 | 第25-26页 |
4.2 估计模糊核 | 第26-27页 |
4.3 估计模糊核的面具 | 第27-29页 |
4.4 移除振铃效应 | 第29-30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0-39页 |
5.1 形状先验的有效性 | 第30-31页 |
5.2 真实图像的比较 | 第31-34页 |
5.3 合成图像集的比较 | 第34-36页 |
5.4 提升现有的去模糊算法 | 第36-38页 |
5.5 更多的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