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言第10-15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四)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现状及意义第15-30页
    (一)“融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第15-18页
        1.媒体融合与“融媒体”的产生及应用第15-17页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第17-18页
    (二)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及重要意义第18-23页
        1.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第18-21页
        2.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第21-23页
    (三)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成效第23-30页
        1.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第23-26页
        2.传播模式分众化第26-28页
        3.传播形式多样化第28-30页
二、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9页
    (一)“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问题第30-33页
        1.传播内容无法满足民众的各类需求第30-31页
        2.内容创新性相对滞后,有时会脱离民众生活第31-32页
        3.传播形式单一化第32-33页
        4.信息的多元化影响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第33页
    (二)“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关注程度不高第33-36页
    (三)缺乏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使用“融媒体”的兼备型人才第36-37页
    (四)利用“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监督制度不完善第37-39页
        1.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第37-38页
        2.对民众在马克思主义网上的不当言行监管不到位第38-39页
三、当代中国运用“融媒体”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第39-47页
    (一)扩展“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领域第39-40页
        1.扩大“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第39页
        2.加大运用“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形式的创新力度第39-40页
    (二)优化“融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第40-42页
        1.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接受程度第40-41页
        2.依据民众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传播第41-42页
        3.重视民众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馈第42页
    (三)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第42-44页
        1.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数量第43页
        2.加大理论型人才的“融媒体”素质培训第43页
        3.加大网络技术人才的理论素养培训第43-44页
        4.加强学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44页
    (四)健全“融媒体”管理体系与监评机制第44-47页
        1.完善“融媒体”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第45页
        2.加强民众在运用“融媒体”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意识培养第45-46页
        3.健全网络技术管理机构和“融媒体”监督机构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下一篇:少儿声乐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