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甘薯病虫害论文

甘薯小象甲对甘薯不同品种的危害特性及不同性比对种群变化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甘薯小象甲的分布与起源第10-11页
    1.3 甘薯小象甲生活习性与为害特征第11-12页
    1.4 主要防治方法及效果第12-14页
        1.4.1 化学防治第12页
        1.4.2 生物防治第12-13页
        1.4.3 其他防治方法第13-14页
    1.5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甘薯小象甲外表特征的测量及其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第16-2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2.1.1 供试材料第16页
        2.1.2 方法第16-17页
        2.1.3 数据分析第1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7-23页
        2.2.1 不同雌雄虫以及它们触角的长度,虫卵大小范围第17-19页
        2.2.2 甘薯小象甲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第19-22页
        2.2.3 甘薯小象甲对不同品种的选择与甘薯抗性之间的关系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不同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抗性第24-3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24-25页
        3.1.1 供试材料第24-25页
        3.1.2 方法第25页
        3.1.3 数据分析第2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5-35页
        3.2.1 不同品种的产虫量的差异比较第25-29页
        3.2.2 不同品种对后代雌雄比的影响第29页
        3.2.3 不同品种的受害面积率的差异以及与出虫数之间的相关性第29-32页
        3.2.4 不同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出虫数与甘薯品质之间的关系第32-34页
        3.2.5 不同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抗性评价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不同性比对甘薯小象甲种群变化的影响第37-45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4.1.1 供试材料第37页
        4.1.2 方法第37-38页
        4.1.3 数据分析第3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4.2.1.不同性比的总出虫数差异第38-39页
        4.2.2 不同性比平均单雌出虫量差异第39页
        4.2.3 不同雌雄比例虫后代雌雄虫数量的差异第39-40页
        4.2.4 不同性比饲养孵化过程中成虫死亡率差异第40-41页
        4.2.5 不同雌雄比的孵化后代的雌雄虫比例的差异第41页
        4.2.6 新出虫雌雄时间先后的差异第41-43页
        4.2.7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第43-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第45-48页
    5.1 讨论第45-47页
        5.1.1 关于甘薯小象甲外表特征的测量数据第45页
        5.1.2 甘薯小象甲其对不用品种的选择性分析第45-46页
        5.1.3 关于象甲出虫数和甘薯品质的关系以及造成的受害面积第46页
        5.1.4 关于不同性比对甘薯小象甲种群数量的影响第46-47页
    5.2 展望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花菜MYB28、MYB29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70%低地板有轨电车制动盘热负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