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UHPC组合桥面连续梁桥疲劳构造细节的应力监测与评定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应用现状 | 第15页 |
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病害 | 第15-17页 |
1.3 UHPC及在钢桥面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UHPC桥面铺装的工程应用案例 | 第18-19页 |
1.4.1 工程案例1 | 第18-19页 |
1.4.2 工程案例2 | 第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研究方法 | 第21-32页 |
2.1 钢结构疲劳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1.1 钢结构疲劳现象 | 第21页 |
2.1.2 应力幅 | 第21页 |
2.1.3 S-N曲线 | 第21-22页 |
2.1.4 疲劳累计损伤准则 | 第22-23页 |
2.2 电测法应力监测 | 第23页 |
2.3 疲劳荷载谱 | 第23-24页 |
2.4 疲劳评定方法 | 第24-28页 |
2.4.1 名义应力法疲劳评估 | 第24-25页 |
2.4.2 热点应力法 | 第25-26页 |
2.4.3 缺口应变法 | 第26-27页 |
2.4.4 线弹性断裂力学法 | 第27-28页 |
2.5 美国AASHTO规范的疲劳细节分类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佛陈扩建西桥构造细节应力实测 | 第32-54页 |
3.1 测试方案与操作 | 第32-35页 |
3.1.1 实验器材 | 第33页 |
3.1.2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3.1.3 实验细则 | 第34-35页 |
3.2 测点应力数据分析 | 第35-43页 |
3.2.1 弧形切口测点 | 第35-38页 |
3.2.2 纵肋-横隔板焊缝测点 | 第38-40页 |
3.2.3 纵肋-面板焊缝测点 | 第40-42页 |
3.2.4 纵肋底部测点 | 第42-43页 |
3.3 测点应力谱 | 第43-48页 |
3.3.1 基于雨流计数法的应力幅获取与统计 | 第43-44页 |
3.3.2 弧形切口测点应力谱 | 第44-46页 |
3.3.3 纵肋-横隔板焊缝测点应力谱 | 第46-47页 |
3.3.4 纵肋-面板焊缝测点应力谱 | 第47页 |
3.3.5 纵肋对接焊缝测点应力谱 | 第47-48页 |
3.4 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 第48-52页 |
3.4.1 弧形切口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 第49-50页 |
3.4.2 纵肋-横隔板焊缝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 第50-51页 |
3.4.3 纵肋-面板焊缝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 第51页 |
3.4.4 纵肋对接焊缝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 第51-52页 |
3.5 钢桥建设与维护建议 | 第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弧形切口面内外响应特征分析 | 第54-69页 |
4.1 测点概况 | 第54-55页 |
4.2 面内与面外应力计算 | 第55-60页 |
4.3 轴距与纵向影响线距离计算 | 第60-62页 |
4.4 横向影响分析 | 第62-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钢-UHPC组合桥面局部有限元分析 | 第69-89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工程背景 | 第69-71页 |
5.3 佛陈扩建西桥面板局部模型 | 第71-85页 |
5.3.1 有限元模型 | 第71-73页 |
5.3.2 荷载施加 | 第73-77页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4页 |
5.3.4 疲劳寿命评估 | 第84-85页 |
5.4 无UHPC桥面铺装的模型计算对比 | 第85-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