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的依据 | 第12-13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1.1 公共服务 | 第23页 |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第23页 |
2.1.3 公共体育服务 | 第23-24页 |
2.1.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 第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24-25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页 |
2.2.5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 | 第27-35页 |
3.1 部分省市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2 武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情况 | 第28-35页 |
3.2.1 武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3.2.2 武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购买模式 | 第30-31页 |
3.2.3 武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效分析 | 第31-35页 |
第4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 | 第35-44页 |
4.1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困境 | 第35-39页 |
4.1.1 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和覆盖面有限 | 第35-37页 |
4.1.2 购买方式较为单一,委托性购买为主 | 第37页 |
4.1.3 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 | 第37-38页 |
4.1.4 过程监督与效果评估不完善 | 第38-39页 |
4.1.5 信息未公开,不透明 | 第39页 |
4.2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困境产生的原因 | 第39-44页 |
4.2.1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第39-40页 |
4.2.2 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 第40-41页 |
4.2.3 购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 第41-42页 |
4.2.4 政府和社会信息不对称 | 第42页 |
4.2.5 缺乏专业人才 | 第42-44页 |
第5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选择 | 第44-51页 |
5.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5.2 加大政府投资,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第45-46页 |
5.3 加强与社会沟通,充分了解大众需求 | 第46-47页 |
5.4 明确购买流程 | 第47-48页 |
5.5 激活外部动力,加大社会组织的培养力度 | 第48页 |
5.6 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 第48-49页 |
5.7 完善信息公开化,完善监督和评估机制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