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FDI与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行业差异性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4-16页
        1.3.1 创新点第14-15页
        1.3.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1.4 研究框架第16-17页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第17-26页
    2.1 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1 创新能力的定义第17页
        2.1.2 FDI与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第17-21页
        2.1.3 增长框架下的FDI与经济增长第21-23页
    2.2 相关研究综述第23-26页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3-24页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4-26页
3 FDI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分析第26-34页
    3.1 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方式第26-28页
        3.1.1 自身实现创新第26-27页
        3.1.2 外部实现的技术进步第27-28页
    3.2 FDI促进技术进步的驱动机制第28-30页
        3.2.1 竞争机制第28-29页
        3.2.2 创新环境改善机制第29页
        3.2.3 产业关联促进机制第29-30页
    3.3 FDI的溢出效用作用途径第30-31页
        3.3.1 产业的关联效应第30页
        3.3.2 培训和人员流动效应第30-31页
        3.3.3 模仿效应第31页
        3.3.4 竞争效应第31页
    3.4 FDI在制造业行业中的作用差异第31-34页
        3.4.1 制造业整体的特征分析第31-32页
        3.4.2 FDI在制造业不同行业中影响机理的差异性第32-34页
4 FDI对于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49页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34-35页
        4.1.1 数据来源第34页
        4.1.2 数据预处理第34-35页
    4.2 相关变量选取及解释第35-36页
        4.2.1 被解释变量第35-36页
        4.2.2 解释变量第36页
    4.3 研究假设第36-38页
    4.4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38页
    4.5 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8-42页
    4.6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2-49页
        4.6.1 制造业总体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第42-44页
        4.6.2 制造业间不同行业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第44-49页
5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第49-53页
    5.1 根据不同模型分别得出结论第49-50页
        5.1.1 制造业行业的整体第49页
        5.1.2 低创新能力的制造业行业第49页
        5.1.3 高创新能力制造业行业第49-50页
    5.2 不同模型结论的比较分析第50-51页
        5.2.1 制造业整体第50页
        5.2.2 不同创新能力制造业第50-51页
    5.3 政策建议第51-53页
        5.3.1 政府层面第51-52页
        5.3.2 企业层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电动工具公司竞合战略研究
下一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辽宁省和江苏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