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5页 |
1.1 离子液体的定义 | 第12页 |
1.2 离子的结构与种类 | 第12-13页 |
1.3 双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13-16页 |
1.3.1 DIL的合成 | 第13-14页 |
1.3.2 ADIL的合成 | 第14-15页 |
1.3.3 新型合成技术 | 第15-16页 |
1.4 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16-19页 |
1.4.1 密度 | 第16页 |
1.4.2 黏度 | 第16-17页 |
1.4.3 熔点 | 第17-18页 |
1.4.4 电导率 | 第18-19页 |
1.5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9-22页 |
1.5.1 色谱分析 | 第19页 |
1.5.2 生物技术 | 第19-20页 |
1.5.3 有机合成 | 第20-21页 |
1.5.4 电化学 | 第21页 |
1.5.5 萃取分离 | 第21-22页 |
1.5.6 气体净化 | 第22页 |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6.1 选题意义 | 第22-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5-41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27页 |
2.1.2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2.1.3 产物的分离提纯 | 第28-29页 |
2.1.4 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2.2.1 [C4(NEim)2][Br]2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32-34页 |
2.2.2 [PyrC4(NEim)][Br]2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34-37页 |
2.2.3 目标产物的表征 | 第37-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41-5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3.1.2 溶解性 | 第42页 |
3.1.3 熔点 | 第42页 |
3.1.4 TG测试 | 第42-43页 |
3.1.5 密度 | 第43-4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2.1 溶解性 | 第44-45页 |
3.2.2 熔点 | 第45-46页 |
3.2.3 热分解动力学 | 第46-51页 |
3.2.4 离子液体的体积性质 | 第51-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第55-6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1.1 原料和设备 | 第56页 |
4.1.2 催化剂的合成 | 第56-57页 |
4.1.3 Suzuki偶联反应步骤 | 第5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2.1 催化剂的活性验证 | 第57-58页 |
4.2.2 溶剂的种类对Suzuki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碱的种类和用量对Suzuki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催化剂用量对Suzuki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5 底物对Suzuki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6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能力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