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3.2 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逻辑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 | 第17-18页 |
2.1.1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含义及关系 | 第17-18页 |
2.1.2 食品安全社会共同治理 | 第18页 |
2.2 有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页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 | 第19页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第19-20页 |
3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0-29页 |
3.1 扎根理论的介绍 | 第20页 |
3.2 研究设计及资料来源 | 第20-22页 |
3.3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 第22-26页 |
3.3.1 开放式编码 | 第22-23页 |
3.3.2 主轴编码 | 第23-24页 |
3.3.3 选择性编码 | 第24-25页 |
3.3.4 饱和度检验 | 第25-26页 |
3.4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模型的阐释 | 第26-29页 |
4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9-45页 |
4.1 调研消费者对象的选取 | 第29页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31页 |
4.2.1 消费者认知因素与其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关系 | 第29-30页 |
4.2.2 消费者参与成本——收益与其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关系 | 第30页 |
4.2.3 制度技术因素与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关系 | 第30-31页 |
4.2.4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 | 第31页 |
4.3 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 第31-33页 |
4.4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问卷的设计 | 第33-36页 |
4.4.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4.4.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4-36页 |
4.4.3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问卷小结 | 第36页 |
4.5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36-45页 |
4.5.1 消费者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4.5.2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影响因素问卷(正式)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7-39页 |
4.5.3 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4.5.4 回归分析 | 第40-44页 |
4.5.5 各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44-45页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5.2.1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 | 第46页 |
5.2.2 多维度降低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成本 | 第46-47页 |
5.2.3 政策制定者应该从行政法规政策、检验标准等方面进行变革 | 第47页 |
5.2.4 发挥好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 第47页 |
5.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A访谈资料(节选) | 第54-56页 |
附录B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