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明代《孟子》义理学总论 | 第10-31页 |
第一节 明代《孟子》义理学背景论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明代《孟子》义理学概况 | 第12-31页 |
第二章 人性论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明代人性论概观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罗汝芳的人性论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李材的人性论 | 第35-39页 |
第三章 理气论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明代理气论概观 | 第39-41页 |
第二节 薛瑄的理气论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刘宗周的理气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良知论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明代良知论概观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王阳明的良知论 | 第48-51页 |
第三节 湛若水的良知论 | 第51-56页 |
第五章 仁政论 | 第56-66页 |
第一节 明代仁政论概观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海瑞的仁政论 | 第57-63页 |
第三节 冯从吾的仁政论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