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地震动概率模型研究第10-12页
        1.2.2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平面钢框架的静动力分析第15-32页
    2.1 平面钢框架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第15-21页
        2.1.1 刚度矩阵的建立方法第15-17页
        2.1.2 质量矩阵的建立方法第17-20页
        2.1.3 Rayleigh阻尼矩阵的建立方法第20-21页
    2.2 静力凝聚方法第21-22页
    2.3 拟静力分析第22页
    2.4 动力时程分析第22-25页
        2.4.1 Newmark-β方法第23-24页
        2.4.2 Runge-Kutta方法第24-25页
    2.5 算例分析第25-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钢框架结构的静动力不确定性分析第32-55页
    3.1 地震荷载的概率模型第32-39页
        3.1.1 拟静力分析中地震荷载的概率模型第32-33页
        3.1.2 动力分析的不确定性模型第33-39页
    3.2 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9页
    3.3 Duhamel积分第39-40页
    3.4 Monte Carlo模拟方法第40-41页
    3.5 串联体系的失效概率第41-43页
        3.5.1 相关性串联系统失效概率第41-42页
        3.5.2 最弱链原理的串联系统失效概率第42-43页
    3.6 典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响应分析第43-53页
        3.6.1 典型框架结构的计算条件第43-44页
        3.6.2 拟静力分析第44-46页
        3.6.3 动力分析第46-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非线性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第55-79页
    4.1 概述第55页
    4.2 非线性随机振动可靠度分析的方法第55-59页
        4.2.1 FPK方程法第56-57页
        4.2.2 随机摄动法第57-58页
        4.2.3 随机等效线性化法第58-59页
    4.3 滞变恢复力模型第59-63页
        4.3.1 双线性滞变恢复力模型第60-61页
        4.3.2 光滑型滞变恢复力模型第61-63页
    4.4 非线性体系动力分析方法第63-67页
        4.4.1 常平均加速度法第64-65页
        4.4.2 线加速度法第65-66页
        4.4.3 非线性的Runge-Kutta方法第66-67页
    4.5 算例分析第67-78页
        4.5.1 计算条件第67-70页
        4.5.2 结构反应分析第70-72页
        4.5.3 可靠度分析第72-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5.1 结论第79页
    5.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一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通道表面带有静电的Monolith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建筑玻璃强度测定标准及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