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我国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导论第7-9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的意义第8页
   ·研究的内容第8页
   ·研究的方法第8-9页
2 国内外农村金融理论概述第9-13页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9-10页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10-11页
   ·农业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11-12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第12-13页
3 我国粮食生产与金融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第13-22页
   ·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第14-16页
   ·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历史沿革第16-19页
   ·株洲市粮食生产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实例分析第19-22页
4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第22-29页
   ·外部问题第22-27页
     ·政府不合理干预较多,使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行风险增加第22页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飘摇不定,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第22-24页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滞后,牵制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实践第24页
     ·国家对农业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威胁农村商业金融发展第24-26页
     ·政策性金融缺乏管理和运营的法律制度第26-27页
   ·内部缺陷第27-29页
     ·融资渠道不畅,运行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第27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经营成果的计量比较困难第27页
     ·特殊的政策性定位导致农业政策性金融出现信贷资产风险大的问题第27-28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权落实不够第28-29页
5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与经验借鉴第29-37页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29-31页
   ·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31-32页
   ·泰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32-33页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33-34页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成功的经验借鉴第34-37页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政策性金融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第34页
     ·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作用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第34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第34-35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结构需要与国情相结合第35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融资渠道应该稳定且多元化第35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应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第35-36页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需要灵活的经营与管理体制第36-37页
6 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建议第37-46页
     ·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外部对策第37-40页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第37-38页
     ·理顺农村金融次序,构筑服务于"三农"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第38页
     ·建立合理的政策性金融利益补偿机制第38页
     ·完善法律体系,加快农业政策性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立法进程第38-39页
     ·强化金融业监管,提高行业监管效率第39页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运作信用环境第39-40页
     ·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内部对策第40-46页
     ·重新设置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第40-41页
     ·构建垂直合作模式,因地制宜的配置政策性金融机构网点第41-42页
       ·构建合理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机制第42-43页
       ·构建稳定可持续的资金筹集机制第43-44页
     ·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内部改革第44-46页
7 结论与不足第46-48页
   ·主要结论第46-47页
   ·存在的不足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个人简介第51-52页
导师简介第52-53页
论文发表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对非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研究
下一篇:基于二分型客源结构的目的地游憩价值评估研究--以颐和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