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切割器式灌木平茬机切割力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研究灌木平茬收获设备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割灌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 ·国外割灌机械 | 第10-12页 |
| ·国内割灌机械 | 第12-14页 |
| ·灌木切割机理 | 第14-17页 |
| ·灌木力学性质 | 第14-15页 |
| ·灌木切割理论 | 第15-16页 |
| ·灌木切割机理结论 | 第16-17页 |
| ·灌木切割器 | 第17-20页 |
| ·往复式切割器 | 第17-18页 |
| ·圆盘回转式切割器 | 第18-20页 |
| ·其它切割方式 | 第20页 |
| ·相关研究结论 | 第20-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改进和提高 | 第21页 |
|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3页 |
| 2 灌木往复式切割原理 | 第23-31页 |
| ·木材切削性质 | 第23-25页 |
| ·木材力学性质及特点 | 第23页 |
| ·木材切削力研究 | 第23-25页 |
| ·往复式切割原理 | 第25-26页 |
| ·切割力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切割力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27-28页 |
| ·刀刃角 | 第27页 |
| ·滑切角 | 第27-28页 |
| ·切割速度 | 第28页 |
| ·含水率 | 第28页 |
| ·径级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1页 |
| 3 灌木往复式单刀切割试验台的研制 | 第31-41页 |
| ·试验台主要构成 | 第31页 |
| ·切割系统 | 第31-36页 |
| ·曲柄传动机构 | 第32-33页 |
| ·刀具组件 | 第33-35页 |
| ·其他部件 | 第35-36页 |
| ·动力系统 | 第36-39页 |
| ·控制系统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灌木往复式单刀切割试验台测试系统 | 第41-51页 |
|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 第41-42页 |
| ·虚拟仪器技术的定义 | 第41页 |
| ·虚拟仪器的优越性 | 第41-42页 |
| ·虚拟仪器软件Lab VIEW | 第42页 |
| ·虚拟仪器技术在试验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 ·测试设备 | 第43-44页 |
| ·数据采集卡 | 第43页 |
| ·扭矩传感器 | 第43-44页 |
| ·转速传感器 | 第44页 |
| ·信号测试原理 | 第44-45页 |
| ·试验用Lab VIEW程序 | 第45-47页 |
| ·实际测试结果 | 第47页 |
| ·扭矩与切割力的换算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5 主要切割因素对切割力的影响 | 第51-69页 |
| ·切割器参数研究试验安排 | 第51页 |
| ·试验用灌木材料 | 第51-52页 |
| ·切割器参数研究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 ·切割器参数研究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 ·趋势分析 | 第53-54页 |
| ·交互分析 | 第54-56页 |
| ·讨论 | 第56页 |
| ·滑切角单因素试验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灌木茎秆性质研究试验安排 | 第58-66页 |
| ·试验用灌木材料 | 第58页 |
| ·含水率单因素试验 | 第58-59页 |
| ·径级单因素试验 | 第59-60页 |
| ·含水率与滑切角交互作用 | 第60-62页 |
| ·直径与滑切角交互作用 | 第62-63页 |
| ·直径与曲柄转速交互作用 | 第63-65页 |
| ·讨论 | 第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切割表面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刀刃角对灌木切割影响 | 第67页 |
| ·滑切角对灌木切割影响 | 第67页 |
| ·曲柄转速对灌木切割的影响 | 第67-68页 |
| ·直径对切割力的影响 | 第68页 |
| ·含水率对切割力的影响 | 第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9-73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建议 | 第70-73页 |
| ·试验装置 | 第70页 |
| ·试验设计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个人简介 | 第77-79页 |
| 导师简介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