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概述第13-26页
    第一节 精神病人释义第13-14页
        一 从医学视角进行分析第13-14页
        二 从法学视域进行诠释第14页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的概念及性质第14-16页
        一 强制医疗的概念第14-15页
        二 刑事强制医疗的概念第15页
        三 刑事强制医疗的性质第15-16页
    第三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及特征第16-19页
        一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第16页
        二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特征第16-19页
    第四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与相关程序规范的关系第19-23页
        一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与行政强制医疗程序的关系第19-21页
        二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与刑事普通程序的关系第21-23页
    第五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一 人权保障理论第23页
        二 正当程序理论第23-25页
        三 社会防卫理论第25-26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考察第26-34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考察第26-29页
        一 英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第26-27页
        二 美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第27-29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考察第29-31页
        一 俄罗斯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第29-30页
        二 德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第30-31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之比较分析第31-34页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特点第31-32页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特点第32-33页
        三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之比较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4-46页
    第一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实体性制度的缺陷第34-35页
        一 适用条件中“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的标准不明确第34页
        二 适用对象范围狭窄第34-35页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启动程序的缺陷第35-37页
        一 违反刑事诉讼的控审分离原则第35页
        二 司法精神病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第三节 刑事强制医疗适用程序的缺陷第37-40页
        一 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缺乏程序制约第37-38页
        二 审理程序不具体第38-39页
        三 执行程序不完善第39-40页
    第四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证据制度的缺陷第40-41页
        一 证明责任主体不清楚第40页
        二 证明标准模糊第40-41页
    第五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充分第41-42页
        一 律师参与权尚未延伸到侦查阶段第41页
        二 被害人程序参与权的缺失第41-42页
        三 被强制医疗人的救济权难以得到保障第42页
    第六节 检察监督机制的缺陷第42-46页
        一 监督的主体模糊第43页
        二 监督的对象不明确第43-44页
        三 监督的效力有限第44页
        四 法律监督职能交叉并难以衔接第44-46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完善第46-60页
    第一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立法应坚持的原则第46-47页
        一 程序法定原则第46页
        二 正当程序原则第46-47页
        三 适当性原则第47页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具体立法建议第47-60页
        一 刑事强制医疗实体性制度之完善第47-51页
        二 刑事强制医疗启动程序之完善第51-53页
        三 刑事强制医疗适用程序之完善第53-55页
        四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之完善第55-56页
        五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证据制度之完善第56-57页
        六 当事人诉讼权利之完善第57-58页
        七 刑事强制医疗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法官遴选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