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农产品初步加工机具论文--剥皮机论文

基于对辊式剥皮机的柑橘果皮剥离及果肉损伤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第11-17页
        1.2.1 柑橘剥皮技术发展及机构机理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农业物料剥皮、去壳方式及机理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存在的关键问题第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宽皮柑橘对辊式剥皮机及其工作原理介绍第20-26页
    2.1 样机结构和技术参数第20-23页
        2.1.1 柑橘拨动机构部件第21-22页
        2.1.2 对辊机构部件第22-23页
    2.2 样机工作原理第23-24页
    2.3 样机试验结果第24-25页
    2.4 样机存在不足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高速摄影的柑橘剥皮过程研究第26-43页
    3.1 高速摄影技术介绍与应用第26页
    3.2 高速摄影试验平台和试验方法第26-29页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6-27页
        3.2.2 试验平台的搭建第27页
        3.2.3 试验方法第27-29页
    3.3 试验结果分析第29-42页
        3.3.1 柑橘总体剥皮运动过程分析第29-30页
        3.3.2 不同果型指数柑橘剥皮过程研究第30-34页
        3.3.3 不同果径柑橘的剥皮过程第34-37页
        3.3.4 不同品种柑橘的剥皮过程第37-40页
        3.3.5 柑橘剥皮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情况以及解决方案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对辊式柑橘剥皮机关键部件机理研究第43-55页
    4.1 刮板拨动机构机理分析第43-49页
        4.1.1 刮板部件受力与运动分析第43-44页
        4.1.2 刮板部件和传动部件的连接及受力分析第44-46页
        4.1.3 刮板拨动后柑橘的运动轨迹分析第46-49页
    4.2 对辊剥皮机构工作机理分析第49-54页
        4.2.1 齿形辊子啮合关系及受力分析第49-51页
        4.2.2 光轴辊子受力分析第51-52页
        4.2.3 对辊机构参数的确定第52-54页
    4.3 本章总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柑橘果皮剥离机理的研究第55-64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柑橘果皮分离力学模型第55-61页
        5.2.1 剥离力学模型第55-57页
        5.2.2 因素分析第57-61页
    5.3 模型的验证第61-63页
    5.4 本章总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柑橘果肉损伤机理的研究第64-76页
    6.1 引言第64页
    6.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础第64-66页
        6.2.1 非线性行为产生及其原因第64-65页
        6.2.2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分析理论第65-66页
        6.2.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过程第66页
    6.3 应力和强度理论第66-67页
        6.3.1 应力理论第66-67页
        6.3.2 强度理论第67页
    6.4 柑橘整果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7-68页
    6.5 机械剥皮过程中柑橘损伤有限元模型第68-74页
        6.5.1 柑橘损伤形式和几何接触模型第68-70页
        6.5.2 材料定义与网格划分第70页
        6.5.3 模型的加载与求解第70-73页
        6.5.4 损伤模型的验证第73-74页
    6.6 本章总结第74-76页
第七章 样机关键部件的改进设计第76-84页
    7.1 刮板部件的改进设计第76-78页
        7.1.1 刮板结构与安装形式的改进第76-78页
        7.1.2 刮板高度和厚度的改进第78页
    7.2 对辊部件的改进第78-81页
        7.2.1 对辊布置形式改进第79-80页
        7.2.2 对辊尺寸改进第80-81页
        7.2.3 对辊传动改进第81页
    7.3 整机结构改进设计第81-82页
    7.4 本章总结第82-8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5页
    8.1 本文主要结论第84页
    8.2 不足与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联合收获适收期预测及茎秆破碎试验研究
下一篇:玉米秸秆低温甲烷发酵高效菌系的筛选及发酵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