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Wi-Fi指纹室内定位系统 | 第14-24页 |
2.1 Wi-Fi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 第14-16页 |
2.1.1 Wi-Fi技术的概念和标准 | 第14页 |
2.1.2 Wi-Fi的网络组成和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2.1.3 Wi-Fi室内信号的传输特性 | 第16页 |
2.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 第16-20页 |
2.2.1 无线室内定位技术的分类 | 第16-19页 |
2.2.2 无线室内定位技术的选择及评判标准 | 第19-20页 |
2.3 RSSI信号指纹定位原理分析 | 第20-21页 |
2.4 基于Wi-Fi信号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 第21-23页 |
2.4.1 基于Wi-Fi信号指纹的室内定位的原理 | 第21-22页 |
2.4.2 基于Wi-Fi信号指纹的室内定位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iBeacon室内定位系统 | 第24-33页 |
3.1 iBeacon技术简介 | 第24-25页 |
3.1.1 iBeacon的概念和技术标准 | 第24页 |
3.1.2 iBeacon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3.2 基于指纹的iBeacon室内定位原理和定位算法分析 | 第25-30页 |
3.2.1 基本原理和定位过程 | 第25-26页 |
3.2.2 经典的指纹匹配算法 | 第26-28页 |
3.2.3 改进的指纹匹配算法 | 第28-30页 |
3.3 iBeacon指纹定位的关键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3.3.1 环境对iBeacon信号RSSI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位置与接收信号强度的关系 | 第31-32页 |
3.3.3 定位区域的划分确定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iBeacon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33-54页 |
4.1 定位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4.2 定位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34页 |
4.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4-42页 |
4.3.1 系统逻辑结构 | 第34-35页 |
4.3.2 系统数据流结构 | 第35-37页 |
4.3.3 系统的通信协议 | 第37-42页 |
4.4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3页 |
4.4.1 服务器系统 | 第43-47页 |
4.4.2 手机终端系统 | 第47-52页 |
4.4.3 指纹和地图导入系统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第5章 基于iBeacon室内定位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54-63页 |
5.1 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 第54-55页 |
5.2 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55-59页 |
5.2.1 信号指纹采集过程测试 | 第55-56页 |
5.2.2 定位过程测试 | 第56-59页 |
5.3 定位算法测试 | 第59-61页 |
5.3.1 定位的精度 | 第59-60页 |
5.3.2 定位的速度 | 第60页 |
5.3.3 定位的并发性 | 第60-61页 |
5.4 iBeacon较Wi-Fi室内定位的优点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