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充电方式、充电设备论文

小区电动汽车群有序充电策略优化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1.1.1 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17页
    1.2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1 按照控制方式分类第18页
        1.2.2 按照优化层面分类第18-19页
        1.2.3 按照功率流动方向分类第19-20页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第22-28页
    2.1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第22-23页
        2.1.1 常规充电第22页
        2.1.2 快速充电第22页
        2.1.3 机械充电第22-23页
        2.1.4 无线充电第23页
    2.2 电动汽车负荷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第23-25页
        2.2.1 电动汽车负荷对输电网的影响第23-24页
        2.2.2 电动汽车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4-25页
    2.3 削峰填谷对降低损耗的作用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建立第28-37页
    3.1 影响电动汽车负荷的因素第28-31页
        3.1.1 电动汽车的电池特性第28-29页
        3.1.2 车辆返回时间第29-31页
        3.1.3 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电量第31页
    3.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第31-34页
        3.2.1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第31-32页
        3.2.2 单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模型第32-33页
        3.2.3 充电负荷建模过程第33-34页
    3.3 无序充电仿真算例第34-36页
        3.3.1 算例设计第34页
        3.3.2 算例结果分析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电动汽车群有序充电控制策略第37-48页
    4.1 有序充电控制的必要性第37-38页
    4.2 小区充电桩的接入和控制第38-40页
        4.2.1 小区充电桩控制模式第38-40页
        4.2.2 有序充电控制平台原理第40页
    4.3 有序充电策略第40-44页
        4.3.1 基于能量需求的控制策略第40-41页
        4.3.2 确定目标总负荷功率第41-42页
        4.3.3 车辆充电优先级第42-43页
        4.3.4 分时电价第43-44页
    4.4 有序充电仿真算例第44-46页
        4.4.1 算例设计第44-45页
        4.4.2 算例结果分析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有序充电策略综合优化第48-57页
    5.1 模拟小区基础负荷的有序充电策略第48-51页
        5.1.1 基于分时电价模拟基础负荷曲线第48-49页
        5.1.2 算例设计第49页
        5.1.3 算例结果第49-50页
        5.1.4 算例分析第50-51页
    5.2 梯形充电策略第51-53页
        5.2.1 梯形充电功能第51页
        5.2.2 梯形充电仿真结果第51-53页
        5.2.3 梯形充电仿真结果分析第53页
    5.3 长期运行结果第53-55页
        5.3.1 多天运行测试第53-55页
        5.3.2 运行时间测试第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拥及答巧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ED光源的反光和背光器件的探索与设计
下一篇:镍基、钴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赝电容性能的研究